宝应县政协欢迎您!                 宝应县委宝应县人大宝应县政府宝应县政协  
  • 1
  • 2
您当前位置:首页/ 调查研究/

站内搜索:

致力打造服务业品牌 推进新一轮跨越发展

 

——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

作者:县政协调研组              发布时间:2014-06-20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共同选择和大趋势,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因而成为当今经济发展和地方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县政协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加快服务业发展这一课题开展了调研,在县内分别召开了有产业相关部门、服务业企业参加的座谈会,并专程赴泗洪、沭阳、高邮、武进等服务业发展有特色的地区学习考察,形成了综合性的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坚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调优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稳步推进。
1发展力度逐步加大。通过会议动员、组建工作网络、出台相关文件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全县上下对发展服务业重大意义的认识;成立了县服务业发展局,建立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各镇(区)、相关部门相应成立了服务业发展工作网络;每年初组织召开全县服务业大会,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动员部署;召开专题研讨会,相继出台了《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宝应县服务业提速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本月9日,县委又印发了《关于扶持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为服务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贡献份额日益提高。调研中,从统计数据看,服务业各项指标都有所增长,产业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2013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5.7亿元,同比增长15.6%,占GDP比重37.2%,增长1.4个百分点,比“十二五”初期增长2.2个百分点。实现服务业税收15.9亿元,增长34.2%,占全县总税收49.4%,其中服务业地税13.1亿元,增长36.7%。各项存款余额297.4亿元、增长13.2%,贷款余额197.8亿元、增长21%。
3.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全县加大了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了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去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个、其中有3个10亿元重大项目通过市认定,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27 个,共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73.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32.8%,同比增长26.5%,华美达大酒店建成营业,时代国际商业综合体主体竣工,泰山殿佛教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为服务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
4.重点业态稳步发展。以现代物流、生态旅游、商贸流通、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为主的重点业态稳步发展,质量不断提升2013年全县实现物流业增加值14亿元,占GDP4.3%,实现物流业务收入7.8亿元、年货运量1600万吨,分别增长14.7%、6%实现旅游收入16.6亿元,增长18%。商贸流通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亿元,增长14.2%。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亿元,占全县GDP的3.6%,增长14%。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8亿元,占全县GDP的3%,增长19.5%。新引进域外金融机构1家,新增小额贷款公司2家。
虽然我县服务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比较周边地区发展现实状况,我县服务业发展的不足也很明显。一是产业比重低。我县服务业37.2%的GDP占比,与发达国家60-70%的比重相比,差距很大;与全国、省、市的平均值、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水平,无论是总量,还是GDP占比,都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十二五”期末要达到40%以上的发展目标,发展空间、工作压力仍然很大。二是重大项目少。服务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旅游、专业市场等可发展成我县特色的产业,由于要素制约、缺少投入、体制机制不活等因素,资源优势有待进一步释放,缺少辐射能力强、影响力大的拳头产品,缺少税源型、支撑型项目和产业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龙头企业。三是结构不合理。从产业层次看:仍然是以批零商贸、交通运输及邮政业、房地产等传统服务行业为主,特别是房地产业,今年一季度完成地税收入28305万元,占全部服务业税收的76%,占比过高,而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新兴行业的比重较低,呈现出传统行业比重过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从产业体系来看:我县的生活性服务业比较齐全,覆盖社会多个领域,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软件信息、科技研发对现代工业化的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从产业质态看: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还处于低水平,高层次服务能力不足,高端消费依赖于县外市场。四是规划不适应。我县服务业发展规划偏重于概念性设计,总体规划与城镇化建设空间布局结合不紧,产城融合、集聚发展效应尚未充分显现,专项规划缺少超前性,空间布局不合理、不确定,区域分工不明确,资源开发少力度,发展重点不突出,地方特色难体现,造成重大项目洽谈难、落地难。往往是先谈项目,再选地址,难以实现定向定点招商选资的目标。
二、外地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理念和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学习考察中,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察看,外地在加快服务业发展中转变理念、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是各地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
启示一:转变观念求发展。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看,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时,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突破8000美元,一、二产业和居民生活对服务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服务业的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期。各地清醒地意识到,未来的竞争就是服务业的竞争,因而及时转变发展理念,真正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摆上突出位置。高邮市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推进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实施错位竞争。在打造了盂城驿、龙虬庄等古文化旅游景点的基础上,又规划建设13.8平方公里的清水潭旅游度假区,力求建成扬州市域内大型综合湿地旅游项目,在旅游业大品牌的建设上寻求突破。
启示二:立足资源创特色。服务业的发展,既依赖于一、二产业的充分发展,又可以超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这就是立足自身资源,瞄准国际国内市场,科学定位服务业发展方向,打造优势品牌,提供优质服务。常州市武进区春秋淹城旅游景区,利用春秋淹城遗址,挖掘展示春秋文化,融合现代娱乐项目,建成集文化、休闲、生态、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100亿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沭阳县利用人口大县资源及辐射苏北、苏中的能力,引进建设沭阳海宁皮革城,每年吸引40万人次前来旅游购物,集聚商机,集聚人气,拉动产业发展。
启示三:突破重点做品牌。各地清醒地意识到,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不能每个领域平均着力,必须选择重点,寻求突破。突破一点,以点带面,做强服务业产品,做大服务业产业,做响服务业品牌。泗洪县举全县之力,打造了4A级的洪泽湖湿地公园旅游景区,成为苏北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沭阳县经济水平与我县相仿,他们利用苗木产业基础,积极放大“花木之乡”资源,建设花木市场、花木展示区,以产业建市场,以市场带产业,实现了良性循环。
启示四:优化环境强服务。各地充分发挥“政府之手”的作用,与市场一起,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一是加大投入。泗洪县从2008年开始建设洪泽湖湿地公园,政府通过融资,累计投入 10多亿元,建成9大项目,30多处景点;高邮市政府财政每年专项投入3000万元,打造清水潭旅游度假区。二是强化推进。泗洪县在洪泽湖湿地公园建设中,充分发挥组织推进的作用,以项目为单位,实现领导牵头、分组包干,明确责任、一抓到底,定期督查、严格奖惩,有力地推动了服务业项目的快速建设。三是招商引资。在政府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洪泽湖湿地公园在政府建设旅游景点的同时,游客接待中心等一些附属设施则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客商投入建设。既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有力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建议
从我县服务业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外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调研组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1.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策意见为抓手,提高对加快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随着服务业快速发展机遇期的到来,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扬州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服务业发展政策、意见,对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大意义做了深刻阐述,对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作了明确要求。我县远离扬州、淮安,大城市服务业产品对我县的辐射能力有限,因而发展服务业,建立服务业区域中心的意义重大,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加快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通过国家、省市政策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氛围。一要强化宣传。利用两台一报等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政策精神,在深刻理解政策精神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力量主动投入服务业发展;二要重点培训。对服务业发展条线、产业牵头部门和镇区分管负责人开展政策培训,解读服务业发展要求、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提高政策素养和推进服务业发展的能力;三要完善政策。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清理不适应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规定,制定完善适合我县实际的实施意见,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以谋划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为载体,突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服务业发展重点。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服务业发展又具有独特的产业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因此,加快发展服务业要从我县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优势,不求全面开花,只求重点突破,以突破重点带动全面,把重点行业的发展和重大项目的建设作为服务业大发展的突破口。一要完善产业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先行。规划布局直接影响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关系到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品位的提高。要明确专人,安排专项资金,聘请高资质单位编制服务业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详规,对项目选址、项目用地、项目政策、项目建设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实行项目的定向定点招商和建设;二要突破生态旅游项目。充分利用我县湿地、温泉和古城、佛教文化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加快湿地森林温泉度假区和泰山殿佛教历史文化街区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打造精品旅游景点,提升相关的配套设施,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变,产品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品牌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三要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充分利用我县有机食品、优质水产、电线电缆、教玩具等产业优势,充分利用省城镇化建设试点县的契机,积极规划建设各类品牌响、辐射强的专业市场,以产业建市场,以市场促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四要提升物流产业。在周边地区物流业发展咄咄逼人的形势下,我县物流业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大现有物流园区扶持力度,加快整合步伐,加快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
3.以研究制定推进服务业发展新举措为支撑,鼓励引导服务业加快发展。政策措施是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要在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我县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服务业加快发展政策意见,要在此基础上,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新举措,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一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深刻理解国家、省、市有关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制定实施细则,包括对用地、项目审批、税收优惠、贴息贷款,以及用水、用电价格等方面的政策进行细化,进一步扶强扶优,鼓励服务类企业做强做大。对招商落户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和企业的要素供给,实行“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差别化扶持,政府财政要对服务业中的优势产业、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必要的支持,特别是要认真制订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专业市场建设的特殊奖励和优惠政策,在资金扶持上给予倾斜,促进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发展。加快研究制订发展服务业导向目录,明确鼓励、限制和禁止行业,正确引导资金投向。二要加大奖励、激励力度。降低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门槛,提高激励额度和标准,对现有服务业企业,质态明显提升、规模明显扩大、效益和贡献份额明显提高的,要制定激励政策,进一步培育骨干企业,壮大产业规模。
4.以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为动力,激发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活力。服务业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而起,也应借助改革开放之力而兴。与制造业严重的产能过剩相反,服务业尤其是关系民生基本需求的服务业则存在着严重的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与此同时,城市基础教育、健康、社会养老服务、旅游及相关产业,或蕴藏着极大的社会需求,或正在成为消费热点。面对当前形势,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做大服务产业。一要深化改革。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突破体制机制约束,积极呼应国家在财税制度等方面的顶层设计改革,及时调整相关规定,营造更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软环境;放宽市场准入,逐步将由事业单位承担的部分服务职能推向市场,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共同发展的繁荣市场;二要扩大开放。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民资的领域,提高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对旅游产业、专业市场建设等重点行业,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的服务企业,健全现代服务业企业制度,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鼓励服务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县门、走出省门、走出国门,连锁经营,实现服务业快速发展。
5.以强化组织领导为保障,凝聚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快服务业发展,关键在于项目建设,要充分发挥组织推动优势,加快项目实施。一是强化组织建设。在现有的组织架构和工作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力量,切实提高工作组织程度,加强政府服务,加大条线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服务业工作研究制定、矛盾协调制度和重大项目会办制度,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服务业发展;二是强化项目推进。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确定后,尽快编制专项详规,将项目实施分解到各条线、镇区和部门,定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全县共下一盘棋,致力打造服务业大品牌;三是强化督查考核。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考核办法、考核体系,加大服务业在镇区、部门工作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建立完善服务业定期督查、定期通报及奖惩机制;四是强化要素供给。全县各相关部门要从服务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倾力支持,切实帮助服务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难题。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