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建设发展,一些诸如能耗高、管理效率低下、规划陈旧、功能散乱、人与环境不和谐等问题随之产生,在此背景下我们亟需转变发展思路,寻求更加科学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于是以智慧城市和低碳城市为首的城市建设思路应运而生,智慧城市与低碳城市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发展思路,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城市可以持续高效地发展,这是人类在解决各类城市病和城市长远发展方面的一条可行之道,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扬州自2011年正式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取得了很多成绩,在支持低碳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所尝试,但距离智慧低碳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智慧城市建设与低碳城市建设如何深度融合的议题也摆上了日程,就此命题,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加快智慧低碳城市建设需要思想保障。要想智慧低碳发展,我们城市的每个主体,尤其是每个个人和社会组织都要有自觉的智慧低碳发展意识。意识引导行为,看看人类历史就可以知道其重要性:有文艺复兴才有工业革命,有“五四”运动才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才有伟大的改革开放。因此,培育智慧低碳意识是最先要做且一直要做的事情。扬州要加强培育智慧低碳意识,树立起智慧低碳的城市文化,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
2、加快智慧低碳城市建设需要组织保障。智慧低碳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其中涉及到相当多的政府职能部门,同时还与全社会各类主体息息相关,需要一个强力核心部门来打破行政分割,统筹运作。如果没有组织保障就不能把人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再大的战略也将形同虚设,难以落到实处,形成合力。要确保有适宜的机构来协调各相关部门完成智慧低碳城市的建设任务,比如成立扬州市智慧低碳发展领导小组,将各职能部门纳入其中,既统筹调配又各司其职;再比如,成立和培育一些相关的社会组织,吸纳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共担建设责任,共享建设成果。
3、加快智慧低碳城市建设需要法规政策保障。扬州要在法律法规的顶层框架下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规则和政策,特别是制定适合扬州城市特点的相关标准。要加强标准的制定、落实和维护,符合标准的才允许发展,不符合的就要淘汰。在政策方面,贯彻上层关于智慧低碳发展政策的同时也要制定适合扬州城市特色的财税、金融、投资、人才、科技等政策。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导向,可以引导全社会参与智慧低碳城市建设,发展与智慧低碳相适应的新产业、新产品,对不相适应的也可加以限制。
4、加快智慧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具体方案举措。在城市规划方面,可以在原有的城市总体规划上利用智慧低碳的理念与其实现无缝对接,把城市发展的规划集约、能耗节约、生产生活低碳等成熟先进的理念融入进去。尤其值得推崇的是城市建设中的开放精神,开放意味着共享,共享意味着资源的集约,把开放精神融入到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可以引导扬州城市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全面监测和管理城市环境,加快扬州在环境监测、园林绿地管理、垃圾管理等信息领域的建设,以实际的数据来统筹指导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城建和交通方面,可以鼓励政府和企业利用智慧理念改造和新建城市建筑,提升城市建筑的效能标准,推进节能改造、屋顶低碳改造等新举措。通过智慧交通系统建设为扬州打造高效快速、安全智能、环境友好的交通环境,鼓励绿色出行和城市公共交通的低碳化的投入,这也是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在经济生产方面,可以从政府做起,在政府资源采购方面加强智慧集约和低碳化理念的示范引领,有选择地采购利用智慧技术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公共服务方面,可以借助智慧技术的力量,不断提升扬州在城市管理、行政办公、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效率,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有效沟通,创造更加和谐友好的城市社会环境。
智慧城市建设用实际的数据来科学指导城市的发展,低碳城市建设用先进的理念来解决城市运营高能耗、高碳排放等问题。一个智慧低碳的城市必定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城市,一个智慧低碳的城市也必须是一个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完成这一过程的城市。智慧与低碳是新型城市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两大理念,相互之间具有同一性,缺一不可。只有打造智慧且低碳的城市发展快车道,才能让“美丽中国扬州样板”更加生动,更入民心。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