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已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即将迎来生育高峰,随之必将而来的是患儿数量的增加。对我县原本就不足的儿科医疗资源提出严重挑战,医疗资源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显。加强儿科建设,解决儿科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迫在眉睫。
一、现状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儿科医疗资源不足。我县独立设置儿科的有县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县第二人民医院等,但床位约一百多张,其它卫生院收治少量儿科病人。根据卫计委等多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要求,“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增加到2.2张”、“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9 名”。按我县至少有十万儿童计算,我县至少要设置220张以上的儿童床位和70名以上的儿科医生,我县儿科床位及儿科医生数量远远达不到文件的要求。病人高峰时一床难求情况也比较突出。存在“二孩生育高峰”来临后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二)儿童家长只相信南京、上海等专科儿童医院,去大城市扎堆看病出行难、挂号难,形成恶性循环。在其庞大的门诊人群中,多数是感冒、发热、腹泻等常见病,这个比例占到了近七成,而仅有三成左右是真正需要专家诊断的疑难杂症。当然医院无权干涉患者的就医权利,但此种现象折射出本地家长对我县儿科的医疗水平存在极大的不信任,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三)有经验的儿科医生配备缺口较大,我县医院儿科的发展也并不平衡,医疗诊治水平参差不齐;各乡镇、村级的卫生医疗机构硬件设施较差,条件简陋,难以满足乡镇患儿看病治病的要求。医院儿科病房中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对陪护人员的管理没有建章立制,导致管理混乱,带来安全隐患。
二、对策建议
(一)适当增加现在主要开展儿科工作的儿科床位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硬件设施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中心卫生院设置独立的儿科,开展儿科诊疗工作,减轻县医院儿科的就诊压力。完善医疗服务、引导就近有序就医。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纳入签约服务内容,对在医疗机构就诊患儿及时加强随访管理。推进儿科分级诊疗制度,引导门诊重心下沉,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在基层。
(二)建章立制,规范化管理。针对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不能仅停留在道德约束。现有儿科病房应当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迅速建章立制,并将制度在醒目处上墙公示,并加强对陪护人员、患儿家长的管理与监督,消除病房中交叉感染、水电安全等隐患。
(三)加强队伍建设,激发人才发展活力。适时扩大儿科类招录规模,加大儿科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儿童保健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按需开展临床医生转岗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儿童医疗服务能力。改善儿科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医疗机构配备医务社工,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推行向儿科倾斜的薪酬分配政策,确保公立医疗机构儿科医务人员薪酬水平达到同级别机构同类人员的平均水平以上。
(四)加强儿童健康管理。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在儿童疾病管理中的纽带作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落实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多渠道普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和中医预防保健知识,逐步提高儿童健康的家庭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