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墙”作为“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传播载体,依托大量现成的农村院墙,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修破为新,把影响村容村貌的农家院墙和“断壁残垣”变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乡村“文化墙”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遍布我县乡村各个角落的“文化墙”不少已被医疗广告、装修材料广告、培训招生广告、食品药品广告、电信通信广告等所占领,不仅影响村容村貌,也与美丽乡村建设格格不入。为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整体环境,我们建议:
1.部门联动,汇聚民力。建议由住建部门牵头,宣传、文旅等相关部门联动,把打造农村“文化墙”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可以组织农村文化能人、回乡大学生、乡村写意画家、社团组织、社会志愿者等有一定专长的人士,将相关生产生活方面的内容,利用“顺口溜”“三字经”或者宣传画、漫画等形式,在农村主要道口、集镇园区、农家院墙等位置,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之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教育阵地。
2.精致建设,彰显特色。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精心打造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农村“文化墙”,着力体现个性鲜明、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气息。同时,生动形象地将乡村自然风景、村规民约、政策法规、社会治安、文明礼仪等内容在“文化墙”上描绘出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做到“一村一特色、一墙一风景”。深入挖掘本地生活素材和榜样亮点,通过反映身边典型人、典型事,进一步拉近“文化墙”与当地群众之间的距离。
3.加强监管,合力整治。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将乡村墙体广告专项整治纳入重要内容,并列入年度村镇环境建设工作考核。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应切实加强指导和监管,对农村墙体广告的发布位置、内容、形式进行把关,逐步形成布局科学、制作精良、管理规范的农村文化传播平台,努力将乡村“文化墙”打造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