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政协欢迎您!                 宝应县委宝应县人大宝应县政府宝应县政协  
  • 1
  • 2
您当前位置:首页/ 委员风采/

站内搜索:

委员风采 |李书明:为农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鼓与呼

 

作者:宝应政协              发布时间:2024-12-27

      

      李书明,县第十四届、十五届政协委员,民建会员,夏集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负责临床、护理、医保、院感、信息化等方面的工作。作为一名农民的后代,他对农村、对农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情感,从医28年来,坚持在基层卫生院临床一线工作,尽心履行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他数十年如一日,将农民群众的医疗健康挂在心间,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使命;他由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副院长,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了各位同事和广大患者的信任、爱戴和尊敬。他连续被评为第一至五届江苏省优秀基层骨干医生,2023年度荣获扬州市嘉奖,3次优秀政协委员,1次优秀政协提案。


      身负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县政协委员的双重身份,他始终将履职的目光聚焦在农村卫生健康事业的热点难点问题上,通过用好政协委员的话语权,关心农民群众就医问题,关注基层医疗工作薄弱环节,助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出守护生命的医者形象和履职尽责的委员情怀。

      长期在基层医疗工作,他深知基层的情况。他看到乡村医生在身份上长期得不到认同,待遇和别的行业差距较大,地处农村,升职空间有限,加之医疗行业是一个成才慢的行业,导致年轻人普遍工作积极性不高,执业医师合格率低,人员流失严重。针对这个普遍情况,他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县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提案》,建议:县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新入职人员专项补助;增加县乡财政补助,并建立增长机制;与社保部门沟通增加卫生室一般诊疗费的人次数,增加收入;建立健全乡村医生“五险一金制度等。该提案作为当年重点提案,在县级财政非常困难、各行业部门都在削减经费的情况下,基药定补专项补助资金在10000元/年基础上,增加了2000元/年,并完善了“五险一金”制度,在乡村医生中反响强烈。

      在平时门诊工作中,慢性病病人由于长期看病,费用较高,经济困难,尽管有医保,但是有的只限于二级医院使用,比如晚期肿瘤病人使用止痛药不报销,患者就减量使用或者不用,导致患者疼痛不能控制,生存质量差。针对慢病病人门诊医保使用限定在二级以上医院使用的情况,他提出了《关于把吗啡等晚期癌症止痛药品纳入到乡镇医院(一级医院)按门慢报销的提案》,该提案得到医保部门的积极响应,当年门慢病种报销权限下放至乡镇一级医疗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层病人看病贵的问题。在基层群众中得到一致好评,都说医保政策好,共产党好。

      随着政府对基层医疗单位投入逐渐加大,住房和医疗设备逐步改善,基层医疗单位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但医疗设备提档升级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人员的短缺。基层引进专业人才困难,培养人才留不住,尤其是影像人才。现在多家医院已经购置CT,影像专业人才缺口严重,读片水平不一,影响报告结果。部分单位与县外单位合作资源流失。他提出了《关于建设全县影像中心的提案》,指出,建设全县影像中心,从技术层面讲,网络设施健全,好实施;资金投入不大,社会效果明显。建议依靠县人医影像科为基础,整合全县影像科人才,成立全县影像中心。该提案得到了卫健委的高度重视,已经实施,该提案解决了基层影像人才不足的问题,县卫健委还依托宝应县人民医院建立了检验中心、病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心电中心。各中心的建立,使得我县的整体医疗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履职以来,李书明经常深入群众倾听意见建议,立足本单位、本行业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把基层的声音传递上去,把惠民的政策传达下来。

      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我会牢记作为医务工作者和政协委员的初心使命,守护好一方百姓健康,为群众发好声、出好力”。在李书明的履职答卷里,写满了“为民良方”。他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发挥专业所长,关注民生、倾听民意,不断加强学习,走稳履职每一步,更好为促进宝应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