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各地抢抓机遇,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推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处来看,周边县市文化旅游工作有声有色、亮点迭出,而我县文旅工作在多年稳步推进的态势下,受各种因素制约,悄然落在了后面,目前尚无一家4A以上级景区,与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在新的政策和要求下,靠大投资大项目发展文旅产业的机遇已然过去,如何在新形势下,提振信心,靠实举措,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深化共识鼓舞精神,发展文旅稳定力
近年来,我县城乡各地各部门对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识已经形成,特别是在广泛的社会层面,群众对发展文旅、提升城市美誉度、吸引县外游客等方面,也有着越来越强烈的呼吁和需求。发展文旅产业,可谓是顺应天时合乎民意。这些年,我县城乡各地,特别是相关部门和单位,守土有责负重前行,不断化解各种难题,克服资金人才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挖掘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放大优势,精心策划打造文旅活动与品牌,深化提升内涵,丰富扩大影响,讲好小城故事,宝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切实的提升。成绩来之不易,需要维护珍惜。
但是,我们也留意到,一些镇区和部门单位,对这项工作认知不到位,研究不严谨,准备不充分,推进不给力,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个别地方决策轻率,凭着一时的热情,不顾实际,仓促上马,做事的激情有余,成事的定力不足。文化文史的研究就是为旅游找魂塑魂,文旅的融合,首先需要吃透、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不能仅仅满足于灵光一闪,脑袋一拍,抄搬偷学、跟风抄袭外地的范本,照葫芦画瓢,而无视、忽略本地独有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生态特色,最后整成四不像,后续乏力,难以为继,进而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消极影响。
众所周知宝应是宝地,数千年历史为我们留下丰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名人大家群星璀璨,人文掌故精彩纷呈,比对任何一家县份,我们并不逊色,这也是我们发展文旅事业的底气和信心。这就需要我们老老实实坐下来,真正深入地展开挖掘、整理、提升本地文化历史生态风情等特色,研究拟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短期和中长期规划,稳打稳扎,像模像样。不能图一时之快,半途而废,不了了之。更不能朝令夕改,书记来了定规划,镇长走了不算话。发展文旅事业是一场持久战,只有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一拨又一拨人的坚持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科学、快速地发展。
二、正视现实扬长避短,迎头赶上聚合力
毋庸置疑,尽管我县文旅事业不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成绩和荣誉,也都摆在大家面前,我们文旅战线的同志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才智。
但是我们也看到,就目前的现状来说,与各界的期盼仍然存在差距。通过与县镇文旅条线工作的同志交流,我们感到他们也困惑,也焦虑,更着急。说句心里话,我们觉得我县的文化旅游工作,长期以来处于一个“吃亏、憋屈”的尴尬境地。主要是因为我们周边的各地,动作太多、下手太狠、发展太快、推介太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直觉上拉开了跟我们的距离,加剧了与我们的落差。前几天,兴化市跻身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新闻很是热闹,不少同志再次受到了刺激,都说“兴高宝”是一家,现在好了,就剩我们大宝应了,我们哪点比人家差?!有老同志动情地说,以前我们说某项工作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现在呢,人家已经不跟我们玩了,不在一个层次了。这样的话很不中听,甚至很刺耳,很遗憾却多多少少说出了现实,令人汗颜,更催人奋进。
这就要看到,发展文旅融合,绝不是我们文旅部门一家的事,没有方方面面、实实在在的理解支持、协同发力,不花真金白银,不出真招实措,不能上下同心,想要迎头赶上,难上加难。就当前面对的形势,包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而言,我们发展文旅事业,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工作要求更高。
我们都知道,搞文旅,说破天来,其实质就是要以我们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生态环境等,来吸引五湖四海的人,让他们愿意来看来玩来消费,要有大张旗鼓的宣传,要有吸引眼球的活动,人家才会来,来了还能住得好、吃得香、玩得爽,痛痛快快地花了钱,走了还能恋恋不舍地想着哪天再来。不仅藕断丝连,更要牵肠挂肚。而当前的宏观和微观的现实状况是,我们的经费会越来越紧张,举办各类活动条条框框的限制会更多,人们的旅游消费欲望,也趋于冷静和平淡。没有真正的亮点特色和优质服务,将很难带动打动人。
正所谓危机就是机会藏在危险中,机遇与挑战共存。我们面临的困难,人家也同样在面对。我们倒觉得借此机会韬光养晦,不妨好好研究一下,专注于几个关键点,群策群力合力打造,抓重点攻难点,使巧劲求突破,夯实基础,打造特色,等待新一轮旅游黄金期的到来,更为长久持续的健康快速发展打下厚重的基础。
三、创新务实奋力突围,多管齐下激活力
最近,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宝应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划拟定了从现在到2029年全县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具体路径和举措,划定相关部门单位和镇区的责任清单,目标清晰,职责明朗,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县委、县政府提出要以旅游产业发展助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绿色转型、城市形象提升。到 2029 年,初步成为长三角、宁镇扬地区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这既是一份切合实际的战略规划,更是一份务实扎实的行动方案。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一是尽可能对现有景点展开梳理,有条件的要进行一次改善提升。我们走访调研后看到城乡不少文博和生态自然景点,多年来面貌依旧,设施老化服务滞后,缺乏现代科技元素和手段,缺乏新意和便利,对游客不够友好。个别场点潦草马虎,几张简陋的桌椅,一墙过时的字画,自说自话,错误百出。当务之急是要研究如何充实丰富内容,提高展陈品质。二是尽可能集中一定的智力和财力,组织专家学者商讨议定选题,筹建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馆(如陈琳、高朗亭、王式丹、刘宝楠),也可以考虑建成一座综合的群像馆。经验证明,各地独有的历史人物及其自带的生动故事和精神传承,是各地文旅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县可供选择的人物不胜枚举,如何高质量地展示是亟待研究落实的问题。三是对文旅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锻炼提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各地各场馆的导游解说人员,以及相关配套的服务人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建议在具备条件的文旅板块,尝试引入更多现代表现手法,着手研发组织以历史人物故事或红色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实景演出,丰富深化我县文旅形式和内涵。五是城乡统筹、精心策划、协力打造,推出几款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破解多年来各界人士苦于找不到拿得出手、上得了台面的伴手礼的窘境。六是宣传部门进一步发挥牵头组织作用,特别是指导引导本地和县外自媒体网红大咖,充分借助各类新媒体,有计划地展开系列推介,持续投放发射深水炸弹,形成破框出圈的爆款热点。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发展文旅产业事关全局,事关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都是大宝应的形象代言人,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本分。这是一项综合繁复的系统工程,我们有基础,有办法,更有决心和信心。祝愿我县文旅产业不断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进步,把魅力宝应、生态宝应、幸福宝应的品牌叫响全国。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