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扎实推进健康宝应建设,先后投入8.94亿元健全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将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宝地英才集聚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编制计划支持公立医院攻坚高层次引才,2021年以来,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共引进各类高层次卫生人才41名、本科等卫生人才218名,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但是,对照县委、县政府“人才兴县”战略部署和人民群众更好、更优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对标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县卫生人才工作还存在队伍结构亟待优化、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还较紧缺、县域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相对不均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卫生人才制度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卫生人才服务能力,加快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立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分层级引才。多管齐下汇聚高层次人才。指导县级公立医院实施“人才强院”计划,用好县人才政策,加大“多方寻才”力度,积极引进全日制医学博士研究生、三甲医院学(专)科带头人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以上专家,争取通过“一事一议”年薪制招聘10名左右,同时,支持县级公立医院设置学科带头人、特聘专家等特设岗位。鼓励县级公立医院加强对外合作,通过邀请京沪宁名医专家在宝设立“专家工作室”“联合病房”,做优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平台。补充短板充实紧缺人才。梳理近年来全县居民外出就医常见病种,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临床复杂疑难疾病诊治能力提升方向,精准制定紧缺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对研究生以及具有“双证”卫生人才、紧缺专业卫生人才,直接采取面试方式“带编”招聘40名左右。统筹注入100名差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卫生领域人才编制周转池,主要用于县公立医院招录除高层次人才(含优秀青年选拔人才)以外的急需人才。加固底板壮大基础人才。完善卫生人才强基工程推进方案,合理制定年度临床医学、护理、公共卫生、中医等专业卫生人才招聘计划,推动校地合作,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回宝、来宝、留宝发展。围绕健康服务新业态,加大护理员、康复治疗师等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力度。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注重信息化等专业人才引进。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10名以上,不断发展壮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二、对标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多途径育才。打造人才培育平台。持续推进县人民医院综合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其“江苏大学教学医院”“扬州大学宝应临床学院”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推进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三级专科医院创建,提升专科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两个县域医共体建设,落实医共体专家驻点帮扶制度,发挥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培育基地作用,打造县镇村卫生人才一体化培训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与京沪宁等地知名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完善“名医工作室”“专家工作室”管理制度,形成稳定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加强务实进修,强化业务骨干培养,逐步优化卫生人才梯队。落实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升培训质量。发挥氾水、射阳湖2个江苏省基层卫生人才实训基地作用,定期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轮训,加强岗位知识技能培训。加快骨干人才培育。积极培育头雁人才,加大中青年卫生人才的选拔力度,梳理县级公立医院、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对象,县级层面重点打造本土具有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镇级层面持续培育省、市基层特色科室业务负责人,提高中青年人才在各类人才工程、科研项目中的入选数量。建立卫生管理人才培训制度,继续开展年轻干部“上挂下派”工作,推动年轻干部在一线锻炼、一线识别、一线成就,提高行业专业化管理水平。
三、健全卫生人才工作机制,树导向用才。改革卫生人才评价机制。遵循卫生行业特点和卫生人才成长使用规律,指导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二、三级公立医院落实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充分落实用人单位评聘自主权,优化岗位设置,强化岗位管理,提高高级职称岗位比例最高至25%。树立以品德、业绩、能力为重点的卫生人才评价导向,建立分类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考核标准,考核评价结果与职务职称、科研项目、荣誉奖励等挂钩。健全卫生人才激励机制。用好卫生人才政策,实施卫生人才“智汇宝地”项目,优化高层次人才使用环境。将医院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优秀后备人才等纳入体系,在科研经费、软硬件设施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搭建平台,满足工作需求。鼓励医疗卫生单位创新内部分配激励办法,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高层次人才倾斜,充分尊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技术和劳务价值。强化卫生人才使用机制。研究制定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工作的规定,严格规范人事管理程序,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和高效使用。组建县域医共体“十大管理中心”,探索实施医共体内人才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使用,岗位统一管理,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选树一批卫生健康人才先进典型,宣传好医生、好护士、医德标兵、医德之星,营造尊医重卫和人才成长环境。制定卫生健康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计划,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来,切实发挥人才领航作用,为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健康宝应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