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一个地区形象的首要名片,是产业的载体,生活的乐园,文化的博物馆。如何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中更方便、更适宜,是党委政府的职责,也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热点。最近,县政协组织常委和部分委员,围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开展了调研,邀请有关部门和社区群众进行座谈,并赴外地学习考察,同时通过信函和网络向全体政协委员和城市居民广泛征求意见,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强烈共识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今年以来,我县在新时期宝应精神引领下,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提出了“城市面貌有明显改观”的工作目标,以宝应大道建设为龙头,拉开了新一轮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序幕。一是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宝射河以南18平方公里新城区概念性设计,各专项规划和重点部位控制性规划正在抓紧编制;二是实施了宝应大道改造提升和城区节点部位改造;三是积极推进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和棚户区改造。这些措施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效,并有效提振了全县上下对宝应城市未来的信心。 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是与乡村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呈重大差异的人类聚居生活的社会共同体。城市化进程如何,就看城市能否让聚居人口生活得更美好。这就需要城市的领导者把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各项工作定位在让人们生活更美好上,让城市人口对赖以生存发展的共同家园有认同感、责任感。鲁迅先生讲,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现在我们的状况如何?一是生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们的发展愿望日益提升。二是也存在生存不时受到灾害、事故的威胁,温饱线水平较低,有相当数量人口需要救助,以及发展的机遇、空间、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调研中,有群众说,高寿诚可贵,质量价更高,若无平安在,两者随时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在实现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目标后,越来越追求呼吸新鲜空气、饮用安全卫生水,享受优质医疗、教育,极目美景,置身文明祥和的氛围。这种追求日益增长、永无止境。需要城市不断完善、更新、提升。与此同时,城市的配套能力、运行效率、服务水平也是招商、引资、聚才、物流的重要基础与条件。面对这种种需求,审视我县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我们认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1、规划管理的缺陷制约了城市品位的提升。由于历史的原因,桃园、泰山等小区规划理念落后,较为严重地存在容积率过高及道路、绿化、停车等方面的先天性缺陷,导致居民的生活质量较差。即使是一些新小区也逐步显露出这些问题。城市道路面积、停车场面积不足,存在断头路、丁字路,导致主干道交通压力大,主要商业区和交通节点拥挤堵塞。城市的水乡特色未能体现,河道不畅、以涵代桥、沟塘封闭等现象严重。公园与广场的建设缺乏主题或主题混杂,城市建筑尚未确立自己的风格。
2、功能设施的不足影响了城市品位的提升。居民反映比较突出的:一是污水排水设施和处理设施严重不足,特别是老城区,污水仍然向城市河直排;二是垃圾箱、公共厕所数量偏少;三是城市公交尚未起步,更谈不上优先,县城没有循环或对开的公交线路,许多新小区居民出行不便;四是城市公共文体场所缺乏,现有场馆老化,缺少维护保养和改造,新建居民区更缺乏公益性文体场馆。
3、发展方向的偏颇延缓了城市品位的提升。以地面文物为重点的老城保护与利用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物修复缺少计划与投入,民房及商铺的维修无政策引导,小街巷破损严重,灯光不足,公厕落后。“城中村”缺乏政策与管理,建设混乱,违章建筑较多,环境较差。运西建设未能摆上一定的位置。
二、把宝应县城打造为“宜居城、文化城、高效城”
什么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方向?把调研的各方面意见集中归纳起来,就是要把宝应县城打造为“宜居城、文化城、高效城”。宜居城,就是生态水平高、生活品位高;文化城,就是文化传承、兼容、创新;高效城,就是畅通无阻、服务优质。具体建议以下三个方面:
1.优化生态、加强服务,提高宜居品位。一是突出“园林城市”理念,把整座县城当作一个大公园来建设,以“水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为追求,提升园林绿化水平。以森林城市为目标,减草增树,增加绿地系统植物多样性,丰富季相变化。进一步增加三维绿量,通过拆迁增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屋顶造绿,提高森林绿化覆盖率。开展创建“花园式园林式”单位(小区)达标活动,让绿化从宏观走向微观,从道路走向社区。二是积极推进物业管理。旧小区整治后由社区引入物业管理,新小区物业管理由开发企业与社区共同聘请,实施指导监督。三是统筹解决城中村、棚户区问题。除少数城中村作为“城中村博物馆”保留外,对其他城中村和棚户区制定整体改造规划,分期分批改造。
2.延伸文脉、彰显个性,提高文化品位。一是保护利用古城。宝应古城是运河沿线十分难得的保留较为完好的古城,是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要通过保护利用,促其不断增值。建议成立古城保护利用指挥部,抓紧恢复建设江淮名刹泰山殿,有计划地逐步修复地面文物,迅速出台民房维修政策,鼓励居民和各单位参与实施民房修复,依法颁发“两证”。对老城区居民的闲置房屋由政府优先回购,加以改造利用或拆除插绿,立即叫停直管公房的出售。严格禁止老城区违章建设行为,将其纳入城管监察的重点。二是畅通城市河道,拆除涵洞,架设桥梁,逐步在沿河拆除违建,硬化路面,在必要的河段沿岸干砌石工,插绿、设亭、置凳,以便行人沿岸漫步。三是进一步突出公园、广场的主题设计,在公园、广场、道路节点,统筹安排城市雕塑,以南北兼容为特色,形成宝应的建筑风格和街景色调,让市民从中获得教益,陶冶情操,让游人增强对宝应的感性认识。
3.以人为本、健全设施,提高效率品位。一是加快城市公共建筑的建设。城市规划要根据城市发展的规模,以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确定城市公共建筑的规模和合理布局,编制土地供应计划,建设部门据此制定建设计划。特别迫切需要解决中小学校、交通建筑、文卫体建筑、公共休闲健身绿地等公共建设布局及其土地供应、资金投入问题。二是加快道路建设,减少断头路、丁字路,增加次干道,条件许可的交通节点设置转盘运行,既流畅交通,又增加标志景观。三是设置专门的城市公交线路,落实城市公交的政府责任,确保公交优先。四是在公共休闲健身绿地、广场和公共场所设置公厕、盲道和无障碍设施,在主干道的人行道设置椅凳,体现人文关怀。五是加快供电、供水管网改造升级,加快排水管网建设,提高排污和排洪能力,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监督。
三、强化管理,确保城市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城市是一个大社区,是一个活的有机体。要确保其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强化管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生态”,从而实现机体的可控性、主动性、协调性。尤其要强化以下四方面管理:
1.强化规划管理。《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已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城市规划是引领城市科学发展、完善升级的“宪法”和总纲。建议抓住新一轮规划修编的机遇,坚持民主化科学化的理念与程序,把规划修编好、执行好、监督好。一是大力增强全社会的规划法制意识,通过对专业人员和领导干部的培训,通过向企业、机关、社区的宣传,为贯彻实施《城市规划法》和《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全社会的规划法制意识。二是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规划理念。以方便人、服务人、发展人、塑造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着力彰显水乡城市特色、运河古城特色、生态城市特色、工贸城市特色,努力把宝应县城规划建设成为百姓的宜居家园、文化公园、幸福乐园。三是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规划具有权威性、制度性、规范性、法律性。规划一经制定,就必须遵照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尊重规划、服从规划,不可随意改变规划。规划制定过程中要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接受质疑批评,反复调整完善。过程要阳光操作,结果要阳光监督,建立规划责任跟踪追究制度,特别是对于那些由于主观臆断随意改变规划造成公共利益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2.创新市容管理。一是“一条鞭”管理。本着有利于改善市容市貌、有利于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原则,明确城管职能、权责,解决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问题,城管队伍中充实治安、交警、工商力量,使其成为集指挥、协调、监管、督查于一体的权威性综合机构。强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二是“一条街”管理。每条街道建立市容自治组织,“定人、定时、定责、定奖惩”,充分发挥社区的监督和前置管理作用,由社区对门前五包、房屋修建等初步进行规范管理,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一张网”管理。积极创造条件实施“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畅通信息渠道,发挥城管110功能,建立电子平台系统,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通信、在线电子服务和公共服务,拓宽市民参与城管执法的渠道。
3.规范开发管理。开发企业进入社区开发商住区,必须由规划部门赋予社区协调责任和监管权力,开发企业与社区签定合作与监管协议;在开发、销售过程中,由社区代行业主委员会职权,作为业主之家,维护业主权益。销售商品住宅、安排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都必须向所在社区登记,办理户口迁移后入住,从而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由社区实施管理和市民服务,增强城市人口特别是“新市民”的社区归属感,把城市每个家庭、每个人口都纳入社区管理服务网络,以确保城市常住人口规范流动,并把所有暂住人口纳入管理视野。
4.提升市民管理。城市的主体是市民。要增强市民的城市主人意识,通过城市决策民主化、城市管理自治化,让市民感受到自己是城市的主人;通过宣传教育、惩恶扬善,让市民学会当城市的主人;通过创造条件实施市民道德银行、市民诚信档案、守法档案等制度,推动市民当好城市的主人。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过程,就是改善人居环境、社会环境、投资环境的过程,就是城市整体增值的过程。经营城市,绝非炒热几块地价那样简单的理解,完整、真正意义上的经营城市,就是要把城市当作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一个人,认真经营管理,认真保养更新,从而实现整体升值。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去做,持之以恒地去做,不动摇、不懈怠、不浮躁、不折腾,宝应县城必将像一颗明珠,在京杭大运河上闪光。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