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对城镇化作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而重点中心镇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平台,是实现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节点。所以我们必须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全力谋划和推进重点中心镇建设,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全面提升城乡品质和形象。下面,就推进我县重点中心镇建设提几点建议。
一、注重因地制宜,在分类引导上谋发展。要依据重点中心镇的区位特征、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的不同,准确定位,精心规划,分类推进。就宝应目前4个重点中心镇而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卫星城型,主要是距离城区相对较近,主动承接人口及产业转移,增强要素的合作共享,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如氾水镇。二是特色型,主要是根据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通过特色发展路径,因地制宜进行品牌培育,如曹甸镇的教玩具、柳堡镇的二妹子品牌特色都比较强。三是重要节点型,主要是把区位条件优、综合实力强、带动效应好的,培育成为要素集聚、统筹城乡的重要节点,如射阳湖镇。当然,分类不是排他性的,有的也可以兼而有之,要根据实际,突出主导,谋求发展。
二、围绕经济基础,在产业发展上加力度。离开经济基础,中心镇的发展肯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始终把做大经济、做强产业作为重点中心镇发展的基础支撑和核心内容,立足比较优势,按照商贸流通、工业主导、农业产业、旅游观光等多种模式,完善规划、集聚要素、扶持壮大。比如我县曹甸教玩具产业近两年仅曹南、周管两个村就吸纳劳动力3000多人,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村民逐步由农民向工人转变,真正实现“洗脚离田”,有力推进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三、突出以人为本,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跟所有工作一样,重点中心镇建设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为广大群众谋福祉。如果仅仅是让农民搬上楼、住进城,那不是城镇化的真正含义。只有进镇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保、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农民的市民化。所以,重点中心镇建设必须以“民生五有”,就是“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准绳,理顺建管体制,完善要素保障,积聚更多财力,推动公共资源更多地向集镇倾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加上宽敞的居住空间、良好的生活环境,就会让集镇居民生活与在城区一样令人羡慕、甚至更加令人向往。
四、保护生态文化,在历史传承上做文章。中央在城镇化发展上明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重点中心镇建设如果缺乏对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建筑元素、人文环境等问题的研究,其长期建设结果必然导致“城镇一样化”,就会失去中心镇的生命力。我们在推进重点中心镇建设过程中,对有特色、有底蕴的村落,对有历史、有文化的遗存,必须想方设法保护好、传承好,甚至要挖掘好、开发好,推动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像氾水镇的“氾”曾在国家普及用字规范时被改为“范”,后来经过多次向上争取又进行了复名,就是因为这个“氾”字有历史、有文化、有影响、有情怀。可以讲,建设有历史记忆、有地方特色的集镇,让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文化、历史、和谐,这是城镇化发展所追求的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