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政协欢迎您!                 宝应县委宝应县人大宝应县政府宝应县政协  
  • 1
  • 2
您当前位置:首页/ 领导讲话/

站内搜索:

宝应县第十一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

 

作者:韩国柱              发布时间:2007-12-25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几年来,县政协始终围绕县委决策部署,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优势,找准促进发展的着力点,积极献智出力。
  1、突出工业强县建言献策。围绕县委2003年提出的“苦干三五年,实现再·番”和新一届县委提出的“强县强镇,三年倍增”的工作中心,积极开展协商议政。一是围绕促进持续发展议重点。招商引资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宝应经济追赶、跨越、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取得了丰硕成果。县政协围绕这一中心,先后三次召开主席会议,多次开展委组活动,跟踪视察研究。2005年,围绕政策落实、服务环境、招商队伍建设等,组织全体委员深入园区和企业,开展调研视察和分析,召开常委会专题协商,从创新方式方法、提升项目层次、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二是围绕促进科学发展议难点。集聚重要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培植重点企业是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我们于2006年组织全体委员对全县实施“三重”工作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查摆困难和不足,形成了内容翔实的调查报告,提出了分类引导产业集聚和产业延伸、打造主导产业和特色行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搭建一流的产业发展平台的建议,在十一届二十一次常委会上,与县委、县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开展协商,得到了充分肯定。坚持招商引资与发展本土企业两者并重的原则,我们就如何“做大做强企业,发展规模工业”这个课题组织专题调研,召开常委会开展协商,从“加大行政推动力,激发企业发展原动力,增强发展竞争力”等方面提出相应之策,在与会领导和委员中形成了共识。三是围绕促进协调发展议关键。2004年,县政协组织200多名委员分11个调查组开展调查分析,形成综合调查报告和9篇专题调查报告,分别召开政协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开展协商议政,建议在抓政策落实具体化、检查执法规范化、融资环境多元化、行政服务高效化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2、突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关心农业,支持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十一届政协始终关注“三农”工作。一是围绕防汛抗灾献良策。先后两年在汛期来临之前组织有关委员分赴镇村调研,视察重点防汛工程,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新情况、新特点,宏观上从“统一思想、强化投入、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微观上围绕动力不足提出了泵站三年建设建议,有效地促进了全县防汛抗灾工作各项举措的落实。二是围绕农民增收谋实招。2005年,围绕农民增收这个关乎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组织部分常委和委员进行调研,通过座谈、算帐,与农民面对面交流,提出了“把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把发展二、三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把加强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建设作为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内在潜力;把落实农村政策、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农民增收的外在动力”等办法,为农民增收谋划。三是围绕化解农村债务进诤言。几年来,通过主席会议、专委会和委员工作组开展视察,分析农村债务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从有效利用资源、合理减员减事、壮大集体经济等与广大农村一线的同志开展探讨,分别形成研讨文章和社情民意信息,分送党政领导供决策参考。
  3、突出城市建设建言献策。一是协商水环境。针对城市河道两岸脏乱差、河水污染重、群众意见多的情况,连续三年组织水利、建设、文化等界别的委员进行视察,邀请熟悉河道建设与管理的专业人士开展座谈,共商治理对策,并赴外地借鉴成功经验,2005年形成了常委会建议案,报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实施了“闸站建设、河堤驳岸、河道清淤”等实事工程,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目前城市河水变清了、河岸变绿了,群众称赞的多了。同时,组织相关委员视察农村河塘整治、碧水工程,促进环境改善。二是关注古县城。为推进古建筑、古文物的抢救与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古城特色,县政协邀请县内外有关人士,研究宝应古城内涵,围绕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古城开展探讨。几年来,通过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委组活动等不同形式督促推进。2006年召开了二十二次常委会议,邀请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市有关专家,县内有关人士和部分市民代表,对宝应古城保护利用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协商。县政府十分重视政协建议,一批古城古迹逐步得到修复。关于建设“蒲松龄公园”、“乘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东风,创建安宜历史文化古镇”等建议,政府也已纳入规划。三是提升绿文化。为改善生态环境,体现水乡城市特色,十一届政协每年都安排主席会议、委组活动对城市绿化开展视察议政,就完善规划、增加品种、行政推动、长效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建议。同时,组织委员走访镇村,推进农村绿化,促进了全社会的植绿、爱绿、护绿意识。
  二、主动参与,融入一线,拓展服务创造了新业绩
  1、积极投入招商创业。政协组织不仅做好“监督员”,而且当好战斗员。几年来,主动执行县委全民创业决策,走上招商一线,政协机关每年都超额完成县委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一批委员为全县重大项目的引进、实施作出了一定贡献。政协领导班子、各专委会主动联系重点企业、跟踪项目,定期深入现场,协调创业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一批委员或投身创业、或二次创业,为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领头和促进作用。
  2、服务委员、支持创业。县委、县政府出台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意见后,县政协适时组织委员开展了“进百家企业,访千名创业者”活动,对全民创业的开展情况、鼓励创业的政策落实情况、影响全民创业的“瓶颈制约”等开展调研,提出对策。举办“宝胜经验”学习报告会,激励委员勇于创业,善于创业。邀请浙江省慈溪市等发达地区政协企业家联谊会来宝考察,围绕资源整合、市场与技术开展研讨交流。一批企业家委员自发为初始创业者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利用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委组视察等形式,搭建政府与政协交流的平台,建立政协主席、委组负责人联系委员企业制度,帮助委员协调发展要素,组织委员中部分经济、技术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开展咨询交流,帮助破解发展难题,做委员创业的“加油站”和“智囊团”。
  3、主动开展社会服务。选派委员分别担任有关单位的特约监督员,行风评议员,积极参与我县政务公开、机关作风建设等视察检查评议活动。注重发挥委员和各工作组上下沟通、联系各界人士的作用,举办中秋联欢会、节日慰问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各界人士的联系,宣传党的政策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作用。保持与群众的联系沟通,积极开展送文化医疗科技到社区、村组活动,关注弱势群体,不少委员主动回报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奉献爱心,受到社会赞誉。
  4、有效组织文史研究。根据抗日时期我县原射南区群众开展斗争的史实,组织整理了近5万字的纪实资料《大刀魂》。组织编印了反映宝应近现代美术家、书法家及其作品的《美地美人美作》专辑。开展庆祝宝应政协成立50周年活动,组织了机关同志、离退休政协工作者等,收集整理大量文字资料和图片,编印了近20万字的史志性资料《宝应政协五十年》,全面收录了宝应县政协成立以来的重要文献、大事记、组织人事机构变化及历年调研成果等。同时开展了座谈讨论、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发挥政协文史工作团结、育人的功能。组织力量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明清宝应学术十杰,编辑了25万多字的《宝应学派初探》资料专辑和130多幅文物图片的《宝应文物精萃》画册。配合省、市政协编印了《扬州古运河文化丛书》、《近现代江苏名人故居》等文史书籍,以活页文史资料为载体,组织编写了数十篇有关宝应名人故居、古街巷、古建筑、古地名史料,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宣传宝应,作出了积极努力。
  三、畅通渠道,反映民意,议政为民发挥了新作用
  1、组织视察议政,跟踪社会热点。围绕农村医院建设、教育均衡发展、城乡低保、安全生产、土地资源配置等内容开展专题视察活动50多次,提出建设性建议。针对农村卫生院与建设小康宝应不相适应的实际,县政协深入各镇医院了解实情,分析了在人才、经费、体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供政府及有关部门参考。
  2、推动提案办理,解决工作难点。一是提前集中征集提案。每年“两会”前集中征集,尽可能将热点提案、操作性较强的提案纳入下一年度的政府工作。同时,在《宝应日讯》等媒体常年征集提案线索,有效拓展提案来源。二是重视集体提案。从十一届二次会议起,政协各参加单位、各委员工作组围绕全县大局,深入开展调研,积极提出有分析、有建议,符合县情、操作性强的提案。仅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就征集集体提案31件,占会中征集提案量的25%。三是突出提案办理。每年年初,政协主席约请政府县长召开提案会商会,确定重点提案10—15件,由政府领导领办、政协领导和各专委会督办。办理过程中,政协主席主动约请领办提案的县长召开协商会办会,牵头召开承办单位与督办委组、提案人的现场协商促办会,推进提案办理。部分委员提出《关于启动农村教师住房公积金》的提案,县政府高度重视,经多次研究,决定对农村教师实行低门槛、广覆盖的办法,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并将逐步提高,达到规定缴存比例。同时,关于促进县级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进一步扶持民生担保公司、建设老年大学、加强廉租房建设、规范商品房回访保修基金的收取和管理的建议等一批提案的办理,取得了较好效果。十一届政协共立案交办提案700件,办复率100%、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9.3%。
  3、反映社情民意,关注管理盲点。五年来,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50多条,编印《社情民意简报》50多期。其中“春耕在即,农民盼望强化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关于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应规范网吧管理”等一批信息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落实效果较好。
  四、注重学习,规范机制,自身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几年来,县政协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抓制度、抓队伍、抓服务、抓效率,取得了一定成效。
  1、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先后颁发了《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邀请各界人士列席政协常委会议办法》、《专门委员会简则》、《委员工作简则》、《委员视察活动简则》、《会议请假暂行规定》,以及重大问题向县委报告、专门委员会与县委县政府各部门对口联系、政协委员履职报告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制定了优秀委员、优秀工作组长和优秀提案评选办法,十一届政协全会共表彰了100人次优秀委员和56件优秀提案。重视对政协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继承,认真研究近年来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理论概括,上升为制度规范。
  2、搭建委员履职平台。每年都组织委员参加学习报告会或主题论坛,帮助委员拓宽视野,武装思想,更好地参政议政。组织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帮助委员知“上情”、明“下情”。视察调研活动的组织,让尽可能多的委员参加,既使委员知情,又更好地集中各界委员的智慧。密切与委员的联系。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坚持不定期走访和接待委员,参加委员约谈会,听取委员对全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政协召开的会议上,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委员发表不同意见。同时,在委员中积极开展交一个客商朋友、提供一条有价值的招商引资信息、反映一条社情民意、提出一条质量较高的提案、参与写作一篇份量较重的调研报告或宣传稿件的“五个一”活动,发挥主体作用。政协各专委会按照年初工作要求,主动开展党政部门对口协商、调研视察,积极联系相关界别委员充分履行职能。各委员工作组注重发挥界别优势,有计划开展视察议政,反映民意。
  3、加强理论学习和工作研讨。五年来,县政协努力创建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组织。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文件和中央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深入学习上级党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文件,准确把握县委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增强服务经济、参政议政能力。编辑《学习与交流》内部资料,为委员学习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加强政协工作的研究,在全体委员中开展政协工作研讨,结合工作体会,进行理论升华。十一届政协收到委员研讨文章50多篇,从不同的角度对发挥委员和界别作用、提高协商监督效果、加强调查研究、创新提案办理和专委会工作等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对做好今后政协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五年来,县政协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县委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委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县政协十一届常委会向全县各级党政领导、向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深度仍需进一步挖掘,反映社情民意和民主监督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调研立论的质量和水平要进一步提高,政协意见建议落实工作的反馈机制要进一步规范,等等。这些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逐步得到改进。
  十一届政协工作的基本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关键,政府支持,是政协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五年来,县委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高度重视政协工作,政府及其各部门大力支持政协参政议政,在落实提案办理、采纳调研报告意见和建议等方面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2006年7月,县委召开政协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为政协更好地履行职能提供了有力保证。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已然形成。
  ——始终参政为民,是做好政协工作的重点。政协事业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与宝应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这几年,县政协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充分运用调查研究、专题协商、重点视察、提案办理、对口联系等方法和途径,积极参政议政,广泛建言献策,自觉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始终坚持贴近民众,反映民意,因而政协工作显得有为有位。
  ——突出团结民主,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永恒主题。只有把团结民主主题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政协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形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政协才能增强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团结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重务实创新,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活力源泉。几年来,县政协积极创新履职方式,特别是在组织全体委员参与调研、邀请有关专家和市民代表参加协商、提高提案工作效能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政协工作更具活力。
  ——加强作风建设,是做好政协工作的保障。通过推进“三化”建设,切实发挥常委会的集体领导作用、专门委员会的基础作用、委员工作组的纽带作用、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同时注重发挥界别优势,增强了政协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强政协机关作风建设和委组干部队伍建设,为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履行职能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有效的保障。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