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玻璃手工作坊安全监管应引起重视
第四期
|
作者:社法委、提案委
发布时间:2014-06-24
|
|
玻璃制品加工是我县的传统产业,主要分布在小官庄、水泗、天平和安宜镇。由于资金投入少、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原因,近年来,城区的玻璃手工小作坊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已达近300户。这些小作坊分布面广点散,几乎遍布城区的各个社区。其中:有的租用旧车间、仓库集中生产,有的在私人民房个体加工,还有的在小区车库“地下作业”。一方面,因作坊空间局限,存在着通风条件差、电线乱搭乱拉、走火通道不畅、液化气瓶与氧气瓶的距离不达要求、甚至是生产场所、仓库、宿舍“三合一”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从业人员成分复杂,安全生产知识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保障基础薄弱,给社会的公共安全带来威胁。安全监管的力量分散与小作坊星罗棋布的无序膨胀让人担忧,群众反映强烈。
夏季是玻璃制品的生产旺季,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打击违法非法生产经营行为,为此,我们建议: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长效联动监管机制
要加大政府监督管理力度。由政府牵头,安监、质监、公安、工商、房管、社区(村、居)等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建立健全安全监管联合执法机制。整合力量,落实责任,密切配合,联动执法,定期分析研判安监形势,常抓不懈开展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一方长治久安。
二、强化管理,建立安全监管基础信息平台
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类监管、区别对待的原则,督促和指导各社区(村、居)建立安全监管基础信息平台,及时掌握和跟踪动态情况,并将安全监管纳入日常工作考核,切实提高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强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宣传、培训和教育,特别是气瓶安全使用管理知识的宣传,杜绝气瓶曝晒、混放等现象的发生。
三、集中整治,切实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要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对城区的玻璃手工作坊进行隐患排查和安全整治,通过教育引导与督促查处相结合的方式,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玻璃手工作坊、经营户进行限期整改,对无证无照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查处,对根本不具备生产安全条件又拒绝整改的坚决予以取缔,切实清除安全生产死角和盲点,防范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广泛发动,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
要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6月是全国第13个“安全生产月”。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各类媒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知识普及和宣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要拓展举报渠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发现隐患,及时举报。变安全生产的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共同营造安全生产“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