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挥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提案
[2013年度] 12 号
一、全县服务业发展情况。(一)不利因素。一是总量规模不够大。2012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占85%以上;三是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全县商贸、旅游、物流等重点产业规划还没有制定到位。服务业发展规划、商贸网点布局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衔接不够紧密,集聚发展、链式发展的效应不能充分显现。四是组织机制不够完善。服务业涉及范围广,行业差距大,发展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但由于行业主管部门分散、行政职能交叉、管理方法不一,有效协调机制不够健全,政府在推进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载体和抓手。(二)有利条件。一是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我县是扬州的“北大门”,离扬州市主城区较远,在一定程度上受扬州大市和长三角都市圈辐射影响较小,内生消费需求和空间较大,消费外移可能性不高,有利于服务业的独立、集聚发展。作为扬州、淮安、泰州、盐城之间的节点城市,也有利于人流、物流 、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迅捷互通。二是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础。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我县产业体系逐步健全,行业特色日趋鲜明,为发展现代物流、产品设计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和空间。以乱针刺绣、圣诞礼品、教玩具、水晶工艺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载体和平台。三是自然禀赋和生态资源较为丰富。我县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生态县,拥有湿地、地热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为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作为驰名中外的中国荷藕之乡、水鲜美食之乡,“四水”特色明显,绿色产业发达,“宝应湖”、“荷仙”等一批生态品牌全国有名。四是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宝应建县较早,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统文化、佛教文化内涵丰富。同时,里下河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红色文化等,均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
二、对今后一阶段我县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1、依托城市建设,提升规划水平。按照产城同步、融合发展要求,超前规划、统筹推进。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完善修编《全县服务业总体发展规划》、《商贸商务业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对布局进行科学定位,明确主导产业,完善设施配套,重点加快苏中路、白田路和开发区新区三大商圈建设,加快叶挺西路、泰山东路等特色街区打造,加快叶挺东路、泰山东路、安宜东路等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商业开发,建设一批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结构优化的城市服务业功能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
2、突出重大项目,扩大总量规模。把项目建设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商贸、文化、科技、市场等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力度,抓紧落实生态新城商业综合体、开发区新区商业综合体、老宝中商业综合体、开发区汽车城、宝胜物流、圆通物流二期等项目,积极推进五洲国际、时代国际、宝应软件信息大厦等在建项目建设。同时,挖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加大服务业招商力度,瞄准行业龙头、品牌公司,全力招引红星美凯龙、大润发等一批品牌连锁店、大型商业旗舰店、大型超级市场入驻我县。
3、提升传统业态,优化产业结构。制定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提速计划,鼓励中小商场、便利店等市场主体发展多功能业态,注重加强服务业品牌建设,引导本土商业老字号和商业品牌扩张发展。引进总部型、功能性的现代大型商贸集团来宝设立机构,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加快发展软件信息、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促进服务业产业升级。
4、彰显地方特色,促进资源利用。整合提升宝胜、圆通、粮食物流等现有物流园区,积极拓展第三方物流。抢抓扬州规划建设长江运河物流产业带的契机,加快建设运河物流集聚区。结合老城保护与利用,重点打造宝应古城、泰山殿文化旅游街区,着力推进宝应湖旅游度假区、射阳湖温泉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安大公路为轴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使我县的旅游业直接融入都市圈。
|
5、强化组织管理,优化帮办服务。把发展服务业摆上重要位置,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奖惩。认真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各类资本进入服务业投资领域,对前景好、带动力强的服务业行业和重点企业,在审批、用地、税费、融资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和政策支持,发挥大物流、大市场、大景区、大酒店、大卖场等一批大企业,在加快服务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我县服务业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