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彤,字丹廷,光绪壬午举人,丙戌进士,江苏宝应人。据称现宝应“刘氏五之堂”的堂号,就是刘启彤家的堂号。以主事分兵部职方司,驻法使馆参赞,为我国驻使西欧国家的第一代外交家。
刘启彤幼有四方之志,曾北出塞,“游和龙(辽宁锦阳)与白狼(辽宁凌源县南)之间,穷其形胜”。曾国藩、李鸿章为了培养洋务人才,在同治壬申年(1872年),由容闳招收第一批赴美留学预备生。刘启彤、詹天佑等幼儿,在这年八月,被清廷选派到美国学习。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批去美学习的留学生。他们在美国剪辫子、穿西服、学游泳,清廷担心这些学子受西方洋化,便于光绪辛巳年(1881年)撤回,在美国学习了九年时间。
从美国学习归来,詹天佑去了福建沈宝桢主办的船政学堂;刘启彤则从学于两江总督周馥。周馥是清廷洋务重臣,李鸿章最得力的助手,从事洋务工作达三十年之久。刘启彤在周馥的调教与培养下,于兵农工商诸术无一不精,公法交涉、商榷兵政,更是“穷极本末如宿吏”。在他丙戌中进士后,便受以出使西欧之重任。
丁亥年(1887年)春,刘启彤出使英法诸国,受任清朝驻法使馆参赞。在这期间,刘启彤除了恪尽参赞职守之外,他的主要外事活动,便是学习洋务,对英法诸国进行考察与研究,并根据自己的变法维新思想,“荟译其言”,编译成《星輶考辙》与《英法政概》两书。
《星輶考辙》是我国最早介绍西欧铁路的译著。刘启彤出于铁路为“泰西要政”的认识,大力鼓吹在国内兴建铁路,这无疑对我国后来兴建铁路起着重大推动作用。此书的译成,要早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约有六、七年时间。
《英法政概》又是我国最早介绍西欧政体与政治风貌的译著。刘启彤荟译这方面著作,极有深意,正寄托着我国政体必须实行改革的愿望。如果说,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是维新变法思想方面的先导,那么刘启彤的译作《英法政概》则是维新变法的政治方面的先导。它为维新派提供了政体改革的西欧模式,这无疑会对他们维新主张有很大的启示。而《英法政概》的译成,要早于《天演论》有六、七年时间,更要早于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十年左右。
《星輶考辙》推动了洋务运动,《英法政概》则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先声,这两部译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思想价值,是我国维新改革的思想启蒙读物。
刘启彤在法国任参赞三年,于已丑年(1889年)回国。就在这一年,刘启彤又出使了印度,逻罗与越南。后又赴津会办海防支应局任职。复又赴山西等地赈灾,主持修复北运河,凤河诸工。因母卒,奔丧归里,毁痛吐血而逝,年四十四。
刘启彤在短暂的一生中,出使欧亚诸国,他不仅是我国第一批外交家,而且是我国杰出的外交家。我们更应该看到,他虽身任外交,但仍不忘探求救国之道。还因为他从小就受过美国教育,又在英法诸国进行考察和研究,再加之周馥的调教与培养,所以思想激进,更能表现出一个改革家的远见卓识。正是他通过译著,不仅鼓吹洋务,而且最早地发出在我国实行政治改革的呐喊,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又是我国维新变法的先行者。
说明:刘启彤,《宝应县志类编》有《传》。去美国学习及担任清朝驻法使馆参赞《传》中无此记载。此两资料均根据刘启彤之女刘仲璇的介绍,以补充县志的不全。(参见吴仲璋《日伪时期的吴道台宅第》2007年《扬州史志》第二期)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