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政协欢迎您!                 宝应县委宝应县人大宝应县政府宝应县政协  
  • 1
  • 2
您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

站内搜索:

冯其庸:寻源问道终不悔

 

作者:《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05-07

冯其庸先生是民族学术传统和精神的继承者,他的学术人生投射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自强不息与刚健挺拔。冯其庸先生也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学者,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鲜明的时代特色。他用朴实的学术研究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忠实而又爱憎分明地记录了波澜壮阔的文化历史,抒发了壮怀激烈的崇高情怀。

出身贫寒的冯其庸先生,自小就深知人生勤奋耕耘的重要,不论是作为耕牧之童,还是跻身学术之伍,都将勤奋的品格保持了一生。

他兼济文献、文学、红学、书法、摄影、绘画、考古、戏曲等等,远远超出了常人的余限,卓然一代文史书画大家。原因何在?翻开冯先生很多的文集自述,可知他很多著述是夜以继日写成的,有的甚至是在旅途中构思动笔的,他的诗画则多在学术研究的间隙创作。因为与冯先生同处一个单位,我常常去看望他。有一次,冯先生身患“缠腰龙”住院,我走进病房时,他正躺在病床上休息,身体因为病痛不能动弹,可手里依然握着一本书,潜心阅读。如今,已经九十高龄的冯先生,仍然笔耕不辍,新作迭出,重新补充、编校的《瓜饭楼丛稿》(35卷)最近就刚刚由青岛出版社隆重发行。可以说没有刻苦自立的精神,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勤奋追求的品格,要想完成1700万字的《瓜饭楼丛稿》是不可想象的。

冯先生说:“昔日之我即今日之我也,昔日之牧童耕夫,今日之学界野马微尘,皆一也。”如果没有如此从容自下、虚怀若谷的情怀和扬鞭奋蹄的精神,何以成为今天的学术大家!

冯其庸先生学术人生的另一特色是求真问美。冯老从学六十余年,逾一甲子,是什么信仰支撑了他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1963年,他在故宫文华殿看到《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一面之缘后便一直记挂于心。后来一个偶然的机缘,他见到了《五庆堂老谱》的抄本,便一路追踪查找,从而得到一大批文献资料,丰富了红学研究的史料基础。为验证曹雪芹的祖籍,他四次前往辽阳,并在河北涞水县张坊镇沈家庵村找到了五庆堂的曹家大坟。他说:“真实的史料往往经得起任何细节的验证。”我们浏览冯老的文集常常能感觉到,有一种精神气质跃然纸上,这就是他对真理的热爱,对艺术美的沉醉。通观冯老的成果,其中既有严谨缜密、慷慨激昂的求真文字,也有个性独具、风格鲜明的艺术创作。学术贵在求真,艺术贵在扬善求美,冯老以自己的实践再次彰显了学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创造价值。

冯先生是一位善从实践中求真知的学者。冯老认为做学问不能只在书斋里做,尤其是碰到历史、地理方面的问题时,需要真真切切、切切实实地进行调查,需要一定的实证与还原精神。在研究某种社会思潮或文化思想时,特别需要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分析其特定的经济关系。他曾以《史记?项羽本纪》为依据,调查其所记载的地名及其地理位置,以增加对古籍的历史把握。他以主要精力把《红楼梦》作为研究对象,典范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红楼梦》的思想蕴涵做深刻的解释。

关于治学读书,冯老也有其独到、精辟的理解。在冯老看来,读书既要分类来读,又要连类来读,分类是通读专史专书,是竖读;连类是读通史、综合史,是横读。“凡书都有其独到之处,也有其不到之处。我们取其独到之处而知其不到之处,取其独到处,则只有所得,知其不到处,则明以谋补也。”冯老真是深得读书的精髓。因此,不论是对《红楼梦》历史的考证和形而上的思想分析,还是对项羽之死的考证,对玄奘东归之路的确定,他都认真地做了历史调查或者实地调查。他说不亲历不放心,走过一遍,心里才踏实。正是这种不迷信典籍,对追寻历史真相充满渴望的精神,才让他从征询曹氏足迹一路走到探访玄奘东归的路上。

“不有艰难,何有圣僧。为学若能终身如此,则去道不远矣!”冯先生心仪玄奘,所以他重走漫漫西域长路。冯先生仰慕徐霞客,所以他遍行东南与西北。冯先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所以他坚持实事求是、服从真理。冯先生跋涉不止的人生经历,令人悟出他的为学之道。

冯先生曾用“沧海横流日,书生意气稠。凭将三寸笔,风雨动神州”来概括施耐庵的生平与创作。我们同样可将此回赠给冯先生,以表达对他奉献学术、追求艺术之美人生的由衷赞美。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