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中医院的长廊里,时常看到一位医生忙碌的身影,这是一个让患者安心的身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患者的康复之路。他就是江苏省名老中医李则藩先生学术经验传人、宝应县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王开军,一位怀着“大医精诚之心”的医者,一位肩负使命的政协委员。工作十八年来,他钻研业务,医术精湛,以深沉的人文关怀,传承着中医的千年智慧,为患者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宝应县中医医院脑病科创建于2006年,是扬州市中医重点专科,在创科主任、原政协委员许景亮带领下,已发展为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急救与康复相结合、专家型临床科室。新任主任王开军延续科室理念,继承老一辈专家仁术济世的精神,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升服务品质,更好地惠及百姓。
在新冠疫情期间,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成为我县首批奔赴扬州疫区的医务人员。在扬州三院病房,他坚持每天认真仔细地查房诊疗,充分发挥中医特色,辩证论治,一人一方,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疫情之后,就诊的老年患者渐多,医治工作复杂繁琐、压力大,但王开军不厌其烦、用心用情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一天晚上近11点,一位80岁左右的老年人突然出现口角歪斜、言语不清、不能行走的症状,紧急到医院就诊。王开军接到通知并了解相关情况,考虑到老同志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比较大,顾不上休息,急忙赶到医院。在观察评估之后,及时完善相关检查,排除脑出血,考虑急性脑梗死,紧急予以静脉溶栓等抢救治疗。王开军一直等到患者病情平稳后才回家,这时已经是深夜两点多钟了。经过后续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在两三天后就能够自己行走。老人家属非常感动和感恩,特地给王开军送来锦旗表示感谢。而这只是王开军在工作岗位上无数个平凡日夜中的一天,时刻把病人放在心上,却顾不上自己的休息。
王开军的身影不仅出现在医院的病房,还活跃在乡村和社区的讲堂中。他积极参加送医下乡、健康讲座等公益活动,努力地将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传播到更多人们的心中,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作为政协委员,王开军积极参加政协的各类专题协商会议,聚焦医疗卫生、食品健康等工作深入调研,积极思考和发言,并撰写提案,努力推动相关问题引起重视并得到解决。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他深知人才是中医药科学发展的基石,是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得以传承与创新的关键。当前形势,我县中医药人才缺乏,特别是高精尖人才短缺,中医药人才储备不足,难以形成常态化的梯队建设,人才助推后劲不足;薪酬待遇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普遍偏低,存在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名医带动作用发挥不强,继承不足,创新不够;中医药服务领域不广阔,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针对目前情况,他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提出: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经营的投入;加快中医药人才引进和本地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对我县名中医的宣传力度;强化政府职责,稳步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等,被县政府相关部门采纳。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更是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守护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防线,不仅是保障广大师生健康与安全的迫切需求,更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稳定的坚固基石。他通过深入走访、调研,撰写提交了《关于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管理的提案》,提出:市场监管等部门需加强对学校内部及周边食品商店的检查,加强对学校周边餐饮摊点的整治以及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等宝贵建议。他还撰写了《关于提高我县民众常见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水平的提案》,提出:需政府主导,制定政策;加强学校教育,从学生抓起;加强社会宣传、媒体推广以及强化实践和演练等建议。以上提案都被相关部门采纳,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王开军,这位务实严谨、坚守初心的中医人,这位有温度、有担当的政协委员,将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带领自己的团队,深耕专业领域,以饱满的热情、过硬的专业能力,传承和发展中医事业,更好服务百姓,守护着公众的健康。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