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政协欢迎您!                 宝应县委宝应县人大宝应县政府宝应县政协  
  • 1
  • 2
您当前位置:首页/ 调查研究/

站内搜索:

【大会发言选登】(六)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

 

作者:城建与社会保障界别工作组              发布时间:2025-01-21

交通运输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服务性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关心支持下,通过县各有关部门、各镇区的通力合作,连淮扬镇高铁、京沪高速公路扩容、新331省道及接线工程、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东阳大桥、宝应运河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宝应港城北作业区开工建设,盐宝线航道整治工程工可获省发改委批复,金宝线航道整治工程工可通过省发改委审查,盐蚌高速宝应段工可勘察设计挂网招标,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达标县、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和农村物流达标县,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交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交通运输经济稳健向好。但距离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尚有一定差距: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还不完善,东西向交通走廊建设仍需加强,省道264、省道331与淮安之间的“断头路”尚未贯通;通用机场建设还未提上日程 ,低空经济发展仍是空白;运输方式单一,运输结构发展不平衡,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公转水、公转铁亟需加快推进,智能化管理、数字化运用水平需要提升。为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升对外区域交通衔接能力。主动向省市汇报,对接金湖县,确保331省道金湖段2025年全面建成通车;对接淮安区,确保264省道淮安段2025年全面建成通车。积极推进盐蚌高速宝应段项目前期工作,强化与省厅交建局对接,力争2025年完成国家发改委工可批复,2026年工程开工建设,尽快打通宝应东西向交通大动脉。配合开展淮扬宁货运铁路及宝应站场站选址,启动宝应港货运铁路支线等项目前期研究,力争早日开工货运铁路宝应段。加快推进省道331临城段快速路工程,将省道331真正打造成宝应“1号公路”。按照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要求,探索“低空+”多元化应用场景,打造公益服务型通用机场——宝应运西通用机场,实现我县航空零突破。

二、形成对内高效便捷交通网络。充分发挥省道331纽带作用,加快推进小官庄镇与省道331连接线建设,力争2025年7月份建成通车,全面实现“镇镇连国省道、畅通到城区、便捷上高铁”的目标。加快G2泾河互通-G233连接线建设,力争2025年年底建成通车,更好地服务于韵达物流园、极兔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加快推动省道350(环湖大道)先导段、省道264改扩建工程建设。持续放大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创建成果,继续实施一批智能公交站台建设,推进邻镇公交联网运营,努力实现城际、城乡、镇村客运的无缝衔接。对内交通真正实现所有乡镇30分钟到达中心城区与高铁站、20分钟上高速、10分钟上干线公路,城市公交500米半径站点覆盖率达到100%。

三、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以提优促融为导向,立足“黑色化”“等级化”“网络化”和“特色化”,加快新一轮农村公路网规划修编工作。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老旧县道改造提升和通校车、公交车路段提档升级,不断改善规划发展村庄和重点旅游、产业、资源等节点运输条件。常态化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危桥改造,深入推进“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深化“农村公路+”融合模式,推动农村公路与沿线配套设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农村客运、现代物流、邮政快递等一体化建设,打造一批旅游路、平安路、文化路、致富路、振兴路等具有代表性“美丽农村路”。

四、推动“一港两航道”工程建设。抢抓“水运江苏”战略政策机遇,全面开工宝应港城北作业区,做到工程建设到哪里、协调服务跟进到哪里,力争2025年底部分建成投用。适时启动宝应港城东作业区规划建设,同时加强港产联动,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临港产业园。加快推进盐宝线航道整治项目前期工作,盯紧盯牢手续办理,力争2025年2月份取得省发改委初步设计批复,初步设计批复后启动拆迁清障和土地组卷报批,力争8月底完成用地批复和工程施工、监理招投标,力争9月份开工建设。金宝线航道整治项目力争2025年年底前开工建设。坚持航道整治与水运发展、滨河风光带建设、宝应港城东作业区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提升防洪能力相结合,发挥项目实施最大效能,将其打造成为贯穿宝应的高颜值生态之河、高效率航运之河、高质量经济之河、高水平惠民之河。

五、构建现代交通运输物流体系。持续放大农村物流达标县创建成果,加快形成“一网多用、一点多能、深度融合”客货邮农村物流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利用盐宝线航道、淮扬宁货运铁路、宝应港城北作业区和宝应港城东作业区等货运通道的规划建设优势,加快补齐我县公铁水空多式联运发展短板,构建河江海双向联运网络和公铁水联运网络,推动大宗物资中长距离运输“公转水”“公转铁”,发挥运输方式比较优势。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围绕“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等运输需求,推动数据服务、物流交易、金融服务供应链协同发展,加快构建高效、优质、便捷的物流支持体系,促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助力地方实体经济尤其制造业提升竞争能级。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