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政协欢迎您!                 宝应县委宝应县人大宝应县政府宝应县政协  
  • 1
  • 2
您当前位置:首页/ 调查研究/

站内搜索:

【大会发言选登】(九)让“春天的事业”绽放更多精彩

 

作者:群众团体界别工作组              发布时间:2025-01-21

习近平总书记把残疾人事业形容为“春天的事业”。近年来,全县残联系统紧盯残疾人群所需所盼、所思所忧,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残疾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县残联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残疾儿童康教“宝应模式”全省推广,省委组织部给予县残联记“二等功”。对照“走在前、做示范”的要求,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政策保障、民生工作等有待提升完善;残疾人就业层次偏低、收入水平不高、培训转化率低等情况依然存在;高质量服务供给与残疾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仍有差距等等。做好新时代宝应残疾人工作,就是要聚焦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让“春天的事业”绽放更多精彩。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政策保障,推动残疾群体发展更“好”。一是以惠残保障“固好本”。做好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健全易返贫致贫残疾人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摸清应享未享残疾人底数,及时跟进帮扶措施。严格落实各项惠残政策,积极推动“两项补贴”(即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增长机制,购买残疾人意外伤害险、重大疾病补充险等商业保险,提高残疾人风险防范能力。二是以教育保障“赋好能”。要全面落实残疾学生从学前到大学全过程免费教育政策,深化融合教育,推动教育部门落实“一人一案”,规范送教上门,完善随班就读,发挥县特校和职教集团优势推进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落实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考学奖励、残疾学生教育专项补贴、7-17岁残疾儿童生活补贴等惠残政策。三是以就业保障“蓄好力”。要围绕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因人施策,进一步加大稳岗拓岗力度,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暖心行动”等专项行动。努力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立足我县产业体系,瞄准就业市场优势项目、新业态、非遗类等动态,为残疾人开展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试点文创助残项目,积极探索居家客服、电商就业等新就业模式,构建“培训+就业”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体系,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

二、提升防治水平,推动残疾救治质量更“佳”。一是提升残疾预防能力建设。以妇幼新院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高危孕产妇的预防、管理,开展残疾儿童早期筛查、干预,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和范围,消除或者降低致残风险。加大儿童孤独症、青光眼早期防治等残疾预防工作。二是提升残疾医治能力建设。做到应救尽救、应治尽治。继续推进社区康复、家庭医生签约、精神病患者服药等项目。加大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识别和疏导。精准实施残疾人辅具适配发放和残疾轮椅等共享使用。加大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的力度,强化对手术定点医院的全过程监管,在提高服务水平、规范服务流程、提升群众满意度上持续发力。三是提升康复服务能力建设。规范提升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引导康复机构合理布局,错位发展、良性发展。注重公办康复机构规范提升和示范带动,加强对民营机构的指导,突出在运行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服务精细化、监管全程化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开展全省孤独症全程服务试点工作,残联、教育等部门协调推进有条件的小学创建孤独症定点康复机构,大力实施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救助。

三、增强公共供给,推动残疾群体生活更“优”。一是文体服务均等化供给。依托社区文化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载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便利化与数字化,为残疾人开展高质量精神文化服务。培育挖掘更多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文体活动,提高残疾人参与度。扩大基层残疾人健身指导员队伍。二是无障碍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定,提高社会无障碍道路、设施等建设、管理水平,提升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科学性、精准性。建设运营好残疾人“无障碍服务驿站”,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将其打造成提供无障碍辅具服务、宣传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和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综合性窗口。三是社会助残全面化普及。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益项目创投等形式,积极培育和鼓励专业化人力资源机构、社会助残组织和志愿者协会等投入残疾人事业。深入推进托养服务,实现“托养一人、解放一家、造福一群”的效果。争取社会多方面的支持,持续做好社会名人捐款、企业家赞助、腾讯“99公益日”网络募捐等行动,构建起多元化残疾人帮扶体系。

四、加大协调联动,推动残疾人事业成效更“显”。一是强化组织推动。积极发挥县残疾人工作联席会议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相关工作有效落实,着力在“有没有”的基础上,解决“好不好、优不优”的问题,切实把党委政府的温暖送到残疾人群的心坎上。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残联、民政、医保、卫健、人社等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充分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确保将关爱残疾人落到实处。二是维护合法权益。相关部门、镇区要深入开展入户访视工作,及时发现残疾人面临的困难、诉求,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作用,推动全社会助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加大司法救助,切实保护残疾人在教育、就业、创业、生活等方面合法权益。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模式,用活微信公众号,发挥公共媒体、自媒体、残联网站等平台作用,提升宣传工作广度和深度。加强残疾预防宣传,强化典型的培养和挖掘,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残疾人自强自立故事以及助残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