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政协欢迎您!                 宝应县委宝应县人大宝应县政府宝应县政协  
  • 1
  • 2
您当前位置:首页/ 调查研究/

站内搜索:

【大会发言选登】(十二)培育高素质新型农民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农业和农村界别工作组              发布时间:2025-01-21

农民是乡村振兴工作的主体力量,高素质农民的培养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也是省民生实事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今年,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按照 “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的总要求,以强化技能提升为目标,以普通农户为基础,以种养殖大户为重点,分层分类深入组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一是完成各类培训。全年完成针对农村技能提升的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训17期,完成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3期,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33家,涌现出了包括返乡创业学员章庆家、园区帮带致富典型王灿、特色新品牌打造典型范乃华在内的一批新农人代表。二是创新培育模式。我们制定的“三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获得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按照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发展能力三个方面融合培养,对全县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系统分类,建立培育工作数据库,按产业类型及层次进行分层排队,构建培育系统架构,确保培训工作因需而行,因材施教。三是打造培育基地。我们在全县范围内遴选适合高素质农民培育要求的实训基地,作为“农民田间学校”进行建设,共建有省级田间学校3所,市级3所,成为我县对内观摩,对外宣传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好窗口。但是培育工作仍存在培训对象的遴选不够全面、培训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训后跟踪调查存在缺陷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把好关口,变“做培训”为“做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必须严抓三个关口。抓好培育调研关。调研工作是做好培育工作的前提,必须要从培育形式、时间、内容、后勤保障及场地安排等五个方面进行调研咨询,收集农民需求意见,并根据农民需求开展相对应的培训。抓好方案设计关。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组成培育工作专家组,以调研的农民需求为基础,以我县主导产业发展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明确培育专业、课程内容和时间进度,为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明确方向。抓好对象遴选关。遴选过程应遵循科学、公正、透明的原则,要根据培训班的类型和层次进行对应遴选,要提升基层遴选人员的素质,高度遵守遴选工作程序,确保入选者具备符合培训工作要求。转变传统培训观念,变做培训为做服务,用一片赤诚之心的服务,为县农业农村发展培育出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二、强化师资,变“老面孔”为“新阵容”。教师质量的高低,是培育工作有效运行的重要工作之一,为确保培育工作教师队伍高质量运行。巩固讲师团队伍。组建相对固定的讲师团队伍,把全县县镇两级优秀技术人员纳入进来,并根据个人专业特点定制相关课程,再根据培训需求,从讲师团队伍中遴选教师、课程和实践教学内容,确保培训工作有序推进。优化阵容结构。教师遴选坚持“广吸纳”的原则,不仅仅要吸纳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还要在县内广泛吸纳专业素养高、理论功底深、实践经验多、授课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也要吸纳县内外农民创业致富典型的“土专家”,用他们创业的实践经验来给农民现场指导,使讲师团队伍形成真正的精英团队。培育教师传承人。强化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的后备人才,推进“1+1”教师结对培养计划,在农业系统内部选拔优秀技术骨干结对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技术帮带工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培育后备人才。

三、示范引领,变“创业者”为“领路人”。积极推进头雁计划。进一步加强与各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推进我校高素质农民培育“头雁”计划,制定专题培训方案,遴选创业型产业的种养殖大户和家庭农场主,独立编班,围绕生产技术、市场运作、产业管理等三个方面,开展长期的连续培育工作。打造创业典型。从各产业内选拔创业精英参加部省级创业专题培训,从市场拓展、品牌建设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育,为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留得住,敢创业的青年典型人才。挖掘领军学员。通过培训重点考察并筛选一批知识结构全面,实践技术强,有创新精神的学员,作为学员创业创新领军人进行培养。利用项目带动帮助其产业发展,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打造一批看得见、摸得着、能帮带、能参照的产业领军人。

四、创新突破,变“老思想”为“探索者”。创新培训模式。大力推进“三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构建培育系统架构,强化培育工作的顶层设计。要推广理论教学、生产实践和跟踪指导“三段式”培训形式,努力提升农民所需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理念,让农民真正学有所获。创新培训方式。针对当前培训形式的局限性,要大力推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入互动式、体验式和项目式教学方法,以增强学员的参与感和实际操作能力。整体培训要采取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和实践教学新的考核办法,引入学员线上评价系统,全面提升培训效果。创新培训思路。要进一步拓展培训创新思维视野,积极推进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积极开展针对农业小微企业为主导的双创培训,着重培育他们的产业“探索者”的思维,从大区域、大市场、大产业角度出发,为我县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