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政协欢迎您!                 宝应县委宝应县人大宝应县政府宝应县政协  
  • 1
  • 2
您当前位置:首页/ 调研报告/

站内搜索: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步伐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关于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作者:县政协调研组              发布时间:2008-09-19

为探究全县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县政协调研组在政协领导的带领下,深入全县部分乡镇,通过座谈了解、现场察看、分析研究,初步掌握了全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基本特点,形成了一份综合调研报告并在政协常委会讨论通过。
  近几年,沐浴着党和国家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春风,我县农村文化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天地。各级干部对农村文化的认识不断提升,理念不断深化,关注程度明显增强,文化建设的大环境正在优化,农村文化风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一是阵地建设全面推进,配套设施尚须完善
  突出表现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全县14个镇文化站经过新建、扩建或调整,站均建筑面积从三年前的460平米扩大到目前的850平米,增长接近一倍;站均图书藏量从三年前的7500册发展到目前的12000册,增长60%。尤其是新建的文化站起点较高,曹甸镇投资近300多万元在新开发的镇中心区域,新建了1500平米的文化中心;柳堡镇新建了近2000平米的文化中心,文化站和“二妹子活动基地”资源共享;鲁垛镇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拿出了六套调整方案,终使站房达到省级标准。
  全县共建有村文化室125个,农家书屋近百个。同时,一批文化广场、晨练健身点、球场也如雨后春笋,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身心愉悦的好去处。文化阵地确实今非夕比,但由于财力紧张,少数文化站还未能达到省标,有的地方虽然站房建好了,但配套设施、器材难以跟上,致使文化站的整体功能还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是群文活动丰富多彩,特色品牌有待培育
  各镇文化工作能够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围绕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开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群从文化活动,民俗文化、企业文化、节日文化、广场文化等各类文化多彩多姿。山阳镇率先发起的三年一届的“白马湖区域联谊”活动已持续达20年,曹甸镇“淮剧沙龙”定期进村入企义务演出,范水镇发起的“里下河八县市歌会”具有较大影响,镇文化广场经常出现上千人表演、健身的壮观场面,西安丰镇农民自办的舞龙队省市有名,黄塍的“三人花鼓”、曹甸镇的“十番锣鼓”、鲁垛的“乱针刺绣”均是具有地方独特个性的文化资源。文化活动和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真正在全市乃至全省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屈指可数,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加工、培植、打造。
  三是文化队伍基本稳定,人才建设亟需加强
  目前,全县农村文化站共有在岗人员48人,站均超过3人,大多数站长或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文化专长和组织文化活动的能力,其中能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的也大有人在。近三年,组织创作达县级以上水平文艺节目160多个、书»摄影作品280多件,撰写群文论文90多篇,部分文艺作品在省市获奖。业余文体团队发展到86个,文化经营户发展到170多户。虽然文化站在岗人员近50人,但在编人员仅占三分之二,少数人员已临近退休,其余为聘用人员和临时人员。由于编制紧缺,导致文化人才进不来,使得农村文化人才后继无人,村级文化骨干甚至出现断层。
  四是送文下乡经常开展,社会合力还要增强
  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县文联经常组织文艺界人士送文化到镇村,送文艺演出、送电影、送戏曲、送春联、送健身器材层出不穷,还组织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送图书下乡,较好地发挥了县城对农村文化的辐射和扶持作用。近两年,县政协结合“委员活动周”的开展,还积极组织政协委员中的文艺骨干,深入镇村慰问演出、现场泼墨,受到广大农民的好评。尽管送文化下乡取得较好效果,但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全社会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总体来讲,全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势头良好,效果明显,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不容忽视。分析存在的不足,究其根源有三个方面的落差。
  其一,舆论重视和行动忽视的落差。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各级干部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提升,理念不断更新,但也有少数干部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他们总认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文化建设是软任务,又不是主要考核指标,在当前经济工作十分繁重、乡镇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精力和财力都难顾及文化建设,因而导致舆论上十分重视、思想上不敢轻视,而行动上容易忽视。
  其二:文化需求和文化产品的落差。由于农村文化整体水平不高,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不少农民虽然文化生活较为贫乏,但他们对文化形式也有一定要求,既十分渴望传统文艺形式在继承中创新,又热切期盼新兴文化产品在探索中传播。这就要求我们要生产更加优秀的文化产品来服务农民大众。
  其三:集镇文化和村级文化的落差。镇村文化的不平衡性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从集镇来讲,文化阵地、文化人才、文艺演出基本能发挥一定的影响力,但村级文化还显得十分薄弱,一半左右的行政村还没有文化活动室。加强村级文化建设、使村民共享文化成果任重道远。缩小三个落差,致力文化均衡,应是我们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向。尤其在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加快农村文化发展,不仅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更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就如何实现全县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加强目标考核为核心,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制度化
  一是要健全农村文化发展的制度。要严格按照中办和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确保五个“纳入”,也就是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要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尽快制定和完善加快全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专项规划,纳入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2006年,省、市均出台了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快制定加强全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文件,重点突出文化设施和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考核。应按上级《意见》要求,建立党委、政府农村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经济、文化一体化考核,把发展农村文化列入全面小康标准、评选文明乡镇、评估政府工作、考核干部政绩的指标体系之中,并形成考核和奖罚机制,真正落实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要责任。
  四是要宣传农村文化建设的导向。文化是农村改变面貌、走向小康不可或缺的动因。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基层干部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真正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和文化同步发展、比翼双飞。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用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去抵御封建迷信、赌博等消极现象,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精神文明阵地。
  二、以加强阵地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文化投资多元化
  对于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尤其是以阵地建设为重点的设施投入,要不断拓展思维、拓宽渠道,形成政府主办、社会联办、群众自办的多元投入机制。首先,镇级政府是投入的责任主体。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应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确保文化阵地的正常运转和必要的文化活动经费。其次,县财政要给予一定扶持。建议县政府设立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金或奖励基金,一方面用于补助大型文化设施建设,一方面用于鼓励农村文化建设的先进乡镇。第三,要积极向上争取。通过积极包装申报,争取省财政对乡镇文化站和送文化下乡活动的专项补助资金。第四,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引导企业、富裕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文化建设,通过文企联姻、社会联动,实现互惠互利、多方共赢。
  文化阵地建设还应与其他活动阵地建设进行有机嫁接。绿化广场融入地方文化内º和时代特点,就能成为一个教育和启发群众的文化阵地。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卫生服务站、农民科技学校、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综合建设、资源共享,不仅可以使投入的效益最大化,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农村提供复合式服务。
  同时,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县财政要集中财力,每年在县城实施一个重点文化项目,如剧场、少年宫、图书馆、文化馆等,可以新建,可以维修扩建,还可以调节存量改建。这样,既有效避免县城人口数倍增长而文化艺术场所相对下降的现象,又可以为广大农民享受城市文化提供有效阵地。
  三、以培育品牌特色为抓手,加快推进文化活动载体多样化
  要找准农民群众的“共鸣点”,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培育特色,打造品牌,切实增强农村文化活动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一是要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断适应农村人群结构的新变迁、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的新变化,创新文艺活动方式,从单一性、浅层次、小规模向多样化、高层次、广泛性方向转变。同时,针对农村仍然存在着迷信、赌博等消极不良现象,在活动内容上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加孝敬长辈、邻里和睦、计划生育、科技致富等内容,既做到寓教于乐,又传播先进文化,让农民群众在健康、高尚的文化活动中找到“精神家园”。
  二是要注重挖掘和培育特色品牌。对全县各镇特有的民间文艺形式,要因势利导,实施文化品牌战略,保护农村文化特性。对车水号子“锣鼓车”、“三人花鼓”等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又面临失传境地的艺术形式,要组织文艺界专业人士加以深入挖掘、恢复、提高和包装,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品牌。大力创建“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培植扶持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人,使农村特色文化更显艺术魅力和时代精神。
  三是要筹办全县农民艺术节。农民艺术节是农民群众易于参与、乐于参与、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通过政府搭台、市场运作、农民主演的形式,让农民欢度自己的文化节目,把农民艺术节办成农民展示自身形象、相互切磋技艺、歌唱美好生活的重要品牌。通过各类民间艺术比赛,还可以大力推进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完善。
  四是要努力嫁接新兴文化载体。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运程教育网络等,积极采取共建方式,加快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使县镇文化单位逐步具备数字化信息服务的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丰富的文化服务。
  四、以强化人才保障为目的,加快推进文化队伍网络化
    要通过建立文化人才数据库、培养农村文化带头人、征召文化志愿者、给予政策扶持等多种途径,加快形成覆盖全县农村的文化队伍组织网络。重点要建设好“四支队伍”,即文化管理者队伍、文艺表演队伍、文化指导员队伍和文化经营者队伍。要创造条件为他们提高素质、施展才华、服务文化提供保障。
  第一,要给予编制保障。应重新核定乡镇文化站管理人员编制,从目前看缺编较多,要通过适当增加编制、对外公开招考、加强实绩考核,大力选拔年轻有为的文化后备干部,并采取鼓励政策,顺畅文化单位内部合理流转的通道。
  第二,要给予待遇保障。不仅文化站在编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要足额拔付,对于正式聘用人员且工作考核合格的,也要制定相应的待遇标准,在养老保险、接受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一视同仁,还要对村文化室管理人员、公益性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等给予一定补贴扶持,激发他们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
  第三,要给予业务保障。坚决克服文化干部在职不在岗、充当“别动队”的现象,明确他们的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确保他们的主要精力用在文化活动、文化建设、文化发展上。对各类文化人才的技能培训和能力培养,要立足全县制定计划,加强和上级文化部门和文化院校的挂钩联系,理顺培训的环节和渠道,进一步提升文化人才的业务水平。
  五、以县城带动农村为方向,加快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
  要围绕“县城文化抓提升,农村文化打基础,城乡统筹抓互动,以城带乡促全局”的要求,充分发挥县城文化的示范、辐射、带动功能,推进农村文化的全面繁荣。
  ⑴加大“送文化下乡”的组织力度。建立“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制定每年“送文化下乡”的具体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文化大篷车”、“文艺轻骑兵”的作用,促进县城文化多下乡、常下乡,使“送文化下乡”活动正常化、规范化,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精神食粮。
  ⑵加强结对文化帮扶。要组织和发动县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施“文化共建”工程,形成扶持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合力。文化扶贫不能仅仅看作是文化部门的事,说到底文化扶贫要有人管事,有钱做事,有物办事,只要有经济能力和活动能力的机关、单位均可参与。建议宣传文化部门拿出具体结对帮扶方案,通过组织全社会参与,用大家的爱心去覆盖农村的“文化沙漠”。
  ⑶开展文化专业人才联系点活动。要积极发挥县城文化单位专业人才的才智,组织一批骨干和镇村挂钩,开展文化指导工作,在艺术生产、活动开展、素质提高等方面给予具体辅导,并把他们为基层服务的绩效纳入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工作。
  ⑷建立农村文化产品政府采购体系。对戏剧到农村演出和电影到农村放映,可由县、镇政府每年定向筹备部分专项资金,采取由政府购买或补贴文化产品等方式,将经费根据演出和放映场次核定给剧团和电影系统,为农民提供免费文化服务。这样,剧团和电影系统就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演出质量和放映质量上来。剧团到农村既可以集中演出、为农民提供“文化大餐”,又可以分散演出、为农民提供“文化快餐”。电影系统则通过开拓片源、实施数字化放映改造提高艺术观赏性。
  六、以整合优势资源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市场化
    根据各地自然、文化、历史资源状况,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发挥优势,面向市场,加快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整合民间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办文化。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等形式,鼓励农村文化带头人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携手走向市场,向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变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产业优势。另一方面,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业、民俗文化业、休闲文化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和新的文化业态,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如射阳湖、西安丰、曹甸区域可联合打造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水泗荷园景点要在嫁接古文化、荷文化方面多下功夫,曹甸在建的苏中公学纪念馆和拟建的农具展览馆要在挖掘文化内º、提升展示品味上多做文章。通过文化资源的挖掘,既可以较好地展示地方文化形象,又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同时,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立足现有基础,着眼未来发展,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演艺、会展、网络服务等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和物质载体,更好地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文明、享受愉悦、享受生活。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