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县红色资源,弘扬先进文化,发展红色旅游,我们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座谈了解的方法,对全县红色资源和革命遗址遗迹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就如何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旅游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宝应有丰厚的红色资源
宝应地处苏中平原,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中,无数革命先辈在宝应这块土地上,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留下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遗迹,是宝应人民引以自豪的宝贵精神财富。
1、宝应是抗战后期苏中地区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苏中地区是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是全国主要的敌后战场之一。在经过防御、相持两个阶段后,1944年3月,新四军一师发动车桥战役取得全胜,为苏中领导机关迁入宝应扫清了道路。1944年3月16日,苏中军区率先迁入宝应西安丰、射阳、水泗等地,苏中党校、苏中报社、苏中高等法院、苏中军械处第一总厂、榴弹厂、江淮印钞厂等直属机构也相继迁入宝应,并创办了苏中公学。在近两年的时间内,苏中领导机关在宝应东部纵横百余里的芦苇荡里,领导苏中军区英勇抗战,使苏中抗日根据地不断拓展,人民武装迅速壮大,宝应成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可靠后方。苏中领导机关及直属学校、工厂等单位迁到宝应后,对宝应建党、建政、建立地方武装、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改善生活、打击敌伪等方面均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宝应革命史册上刻下一大批传奇英雄、革命先烈、各界精英、先进模范和卓越领导人的名字。我党文化界早期领导人陈处泰,震惊世界的“刺汪事件”组织指挥者、我党隐蔽战线的杰出战士华克之,为我党在本地区培养青年骨干力量的“冯氏补习团”创办人冯立生,带头参加新四军、柳堡“二妹子”的原型夏美英,渡江大军中的姊妹花颜红英、颜根兄,优秀农抗会会长李兆祥,新时期道德模范集体“柳堡二妹子”民兵班等,这些都是宝应人民的优秀代表。在宝应的土地上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有1000多名,其中有《沙家浜》中叶排长的原型叶诚忠,华侨抗日战士林友映,日本人民反战同盟成员、国际主义反战英雄松野觉等等。中国的保尔、苏中军工企业的领导人吴运铎,新四军战士、解放后曾担任《解放日报》总编辑的王维及其夫人杨琪华,酿酒代替酒精支援前线、解放后曾任化工部副部长的陶涛,由新四军战士成长起来的著名剧作家沈西蒙、作曲家沈亚威、作家茹志鹃、海笑、胡石言等等,都曾在宝应度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更为重要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粟裕、彭冲、陈丕显、叶飞、姬鹏飞和党的高级干部管文蔚、季方、钟期光、江渭清、惠浴宇、张藩、俞铭璜、刘季平、章蕴、夏征农、曾涛、胡金魁等,在宝应留下了他们的战斗足迹。
3、宝应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作出过重要贡献。参军参战,宝应人民义无反顾。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郎,兄弟争着上战场,抗仇敌、战豺狼,场景异常动人。以1947年10月为例,一两个月中,全县共有1600多名热血青年报名参军,投身解放战场。争相支前,宝应人民全力付出。1944年车桥战役中,全县组织三万多民兵、农民参加破公路、挖掩体、埋地雷、架桥梁;西安丰人民更是争先恐后,妇女们日夜备干粮、做军鞋、筹集慰问品,男人们赶制50多副攻“圩子”用的云梯,青壮年组成100多人的担架队送伤员,太仓村一天之内筹集大批船只、门板等,日夜不息在绿草荡搭起一里多长的船桥,确保军队和军需畅通无阻。渡江战役中,射阳区支前队长吕长青率领民工驾驶十多条木船运送解放军过江,他自己负伤不下火线,运送战士百余人,得到陈毅司令员署名的“渡江英雄”的奖状。顽强抗敌,宝应人民大智大勇。为了保卫家乡,宝应人民以模范队、联防队、基干队等民兵组织形式,承担着站岗放哨、侦察敌情、维护治安等战勤任务,同时拿起梭标、刀枪积极开展武装斗争,组织自行出击和配合部队作战,仅抗战期间就达23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450多人,多次受到上级嘉奖。
二、宝应红色资源利用现状
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时间的流逝,红色资源的价值越来越显得珍贵。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发展新的增长点。我县在红色资源的挖掘和保护上做了一些工作,其具体情况及分析如下:
1、现有的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地。名人故居(旧居)有周恩来少年读书处,1998年在总理百年诞辰时正式对外开放。革命纪念场馆有陈毅元帅题词的曹甸烈士陵园,名闻全国的苏中公学纪念园,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红枫园,安放华克之铜像的宝应烈士陵园,富有时代特色的“二妹子”模范民兵班活动中心。革命遗址旧址有苏中区党委、苏中党校、《苏中报》报社、苏中榴弹厂、江淮印钞厂、新四军一师后方医院、华中军械处第一总厂、华中造纸厂、苏中银行等机构的旧址,刘家潭红色交通站旧址,粟裕、陈丕显、叶飞、管文蔚、季方、钟期光等同志的居住旧址。
2、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地的利用情况。每到清明节、“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纪念地利用率较高,主要对象为青少年学生和党员干部,除此之外,平时一般为寻访的外地人,人数寥寥。纪念地的陈列比较单一,一般为图片和少量的实物,对历史价值、文化内涵的挖掘还嫌不足,吸引参观者眼球的手段还没有充分使用。利用红色资源的有西安丰、曹甸、射阳湖、柳堡、文体局、民政局等一些镇和部门,再加之一些遗址旧址零散在许多村庄的农户家中,除立标志外没有任何布置陈设,而且每个纪念地和旧址都不大,难以形成旅游的规模。
3、对利用红色资源情况的分析。我县的红色资源利用还处在初始阶段,距离红色旅游的要求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首先,要夯实红色旅游的基础。目前仅仅做了一些对红色资源的挖掘、抢救、整理和保护工作,而且这项工作还较为粗糙。其次,要树立打造旅游产品的意识。旅游产品就是商品,它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根据需求确定自己产品的定位和功能,不考虑消费者需求的旅游产品就难以融入市场,那种以为将红色资源整理保护起来就可以搞旅游的想法是肤浅的。再次,要统筹规划,市场化运作。全县旅游业一盘棋、各种旅游项目合理布局、宣传推介融入外地旅游圈等工作都需要统筹规划。我县红色资源分布面较广,点多规模小,要形成红色旅游,必须精心设计,合力打造,统筹规划就显得格外重要。改由政府办旅游为政府给政策、公司办旅游,吸引有识之士成立旅游实业公司,市场化运作。
三、发展宝应红色旅游的设想和建议
1、宝应红色旅游要以融入自然生态游、历史文化游、民俗风情游为发展模式。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在红色旅游中是第一要素,它是决定红色旅游发展前景的条件和提高红色旅游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我县的红色资源达不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的历史价值级别,因此不可能将我县打造成国家级的红色旅游景区。但是,我县的红色资源也比较丰厚,其历史地位、人文内涵、精神价值不可低估,是其他地区想有而不可能有的,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发展红色旅游的先决条件基本具备。如果将这一资源舍弃不用,既是一种资源浪费,还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永远丢失。现在红色旅游已经步入市场化发展阶段,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模式,即使是国家级的红色旅游景区也开始与自然生态游、历史文化游、民俗风情游相结合,只是谁主谁次的区别而已。我县的红色旅游也应该走这条路。从我县县情看,可以形成三个旅游景区:1、东荡地区,以自然生态游、民俗风情游加红色旅游为主要内容。扩大湿地旅游面积,以湿地公园为中心,公园内外增加淘藕、扳罾、鱼鹰捕鱼、编织草帽蟋蟀笼等工艺品、乱针绣、做藕饼藕夹藕粉豆瓣酱豆腐百页、温泉浴等劳动生活内容,增加舞龙灯、打莲湘、蛤蚌舞、跑马灯、唱秧号子及民歌、传统淮剧、木版年画等民间文艺。新建苏中革命斗争纪念馆,开辟新四军练兵场,设立练刺杀、投弹、走独木桥、骑马杀稻草人、划船进芦苇荡比赛、穿新四军服、唱新四军歌、吃新四军饭、参观固晋等村新四军旧址等旅游项目。2、城区,以历史文化游加红色旅游为主要内容。将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学宫、朱氏家祠、博物馆、中大街古商业街等串连成旅游线路,开设祭孔表演、手工作坊表演、状元及第报喜表演等项目,修复陈处泰烈士故居。3、运西地区,以自然生态游、现代游乐游加红色旅游为主要内容。将正润生态园、烈士陵园、宝应湖水上游乐等串连成旅游线路,开设钓鱼、摘桃梨苹果草莓、喂养鸽子兔子等小动物、湖上自驾快艇、滑水等项目,新建华克之纪念馆。
2、宝应红色旅游要以打造苏中革命斗争纪念地为发展龙头。在宝应的红色资源中,无疑,抗战后期苏中地区党政军首脑机关进驻宝应近两年这一历史事件最富有历史地位和价值,即使放在全国范围来考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在东至黄海、西至运河、北至淮安盐城一线、南至长江的广大苏中地区,当时的宝应就是一道道命令、文告、政策的发出地,这里指挥着千军万马与日伪顽展开英勇顽强的战斗直至抗战胜利,这里领导着数百万劳苦大众投身到打鬼子保家乡的革命洪流中,那是怎样一个景象,那是怎样一个岁月,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历史将永远铭记。当然,宝应除此之外的红色资源也十分宝贵,如陈处泰、华克之、夏凤三以及后来宝应县委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斗争,但比较而言,前者的影响力更大,影响面更宽,影响更深远。宝应发展红色旅游要以打造苏中革命斗争纪念地为发展龙头、为拳头产品。首先要新建苏中革命斗争纪念馆。抗战后期的苏中革命斗争涉及面广、事件多,成绩巨大,而当年苏中首脑机关的遗址旧址现在都改建成改革开放后农户的住房,这些住房不能承载厚重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精神内蕴,应该新建一座苏中革命斗争纪念馆来记载历史、留传后人。纪念馆可以建在县城,也可以建在交通便利、适合旅游又紧临当年遗址旧址的地方。其次要丰富纪念馆的馆藏和陈列。纪念馆的根本在于体现历史事件的价值和人文精神的内涵。苏中革命斗争纪念馆要反映出苏中首脑机关迁入宝应的来龙去脉和历史必然,反映他们在宝应的建制、战斗生活的艰苦卓绝,反映他们领导苏中地区军民开展斗争的大事要事、辉煌战果,反映他们迁入宝应后对宝应革命斗争产生的推动影响,反映他们与宝应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内容包括宝应的,也包括苏中地区的;包括党政军首脑机关及部队的,也包括苏中各地方的。再次要注重红色旅游文化建设。把建设纪念馆和再现新四军战斗生活场景作为打造纪念地的两个方面,在发掘提升、宣传表现当年新四军在宝应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对红色旅游景区的文化设施及活动也要充实提高。从展馆文化、景区文化、生态文化和审美文化等方面入手,打造出现代风格和水乡特色相结合的旅游景区。
3、宝应红色旅游要以提升吸引力为发展关键。吸引力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如何增加吸引力呢?第一,要研究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对红色旅游有不同态度,有的出于满足情感、有的出于求知、有的出于好奇、有的出于时尚,还有的为了娱乐消遣、有的为了崇拜瞻仰、有的为了旧地寻访、有的为了体验参与,因此要根据不同需求设计旅游项目来增强吸引力。第二,实现展示的多样性。传统的展示多由简单的图片和橱窗式文物陈列组成,方式单调。现在,可以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采用声、光、电和影视模拟等技术,对红色文化和景区内容进行动态展示,重现当年的工作、战斗、生活、劳动场景,活化历史。第三,运用互动型、体验式的旅游方式。通过模仿新四军练兵、看新四军当年演出的《甲申记》片断和现场跳台参军等活报剧、穿新四军服唱新四军歌吃新四军饭等军营生活体验、芦苇荡中激光枪游击战等来增强吸引力。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