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越来越得到各地的重视。我县上下对发展旅游业也经历了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催生了旅游业大幕的开启,但我县的旅游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面临着旅游资源丰富、项目建设所需资金量大,而投资渠道缺乏的矛盾。面对这样的实际,我们认为要在思想上和工作中辩证处理好五个关系,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1、处理好融入淮扬大旅游与打造宝应旅游小环境的关系。扬州作为历史文化丰富的古城,在国内乃至国际旅游业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打造,“旅游名城”已呼之欲出。我县应充分利用邻近扬州,包括楚州、泗洪、盱眙的便利条件,努力融入淮扬大旅游,借势发展。一要加强宣传推介,主动融入淮扬大旅游。近几年来,扬州旅游业迅猛发展,古城风貌、古典园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以“双东”、“两古一湖”(古城、古运河、瘦西湖)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新项目不断建成,瘦西湖温泉度假村、长乐客栈等一批度假休闲设施建成开放,开展“烟花三月”、“扬州夏日”等旅游活动,正逐步走向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游客人数不断增加。相近的楚州、泗洪、盱眙等地也在大打旅游牌,大手笔建设旅游项目。我县应采取得力措施,通过宣传推介、景点互动、旅行社结对等方式,宣传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提高宝应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宝应游览、观光、度假。二要错位发展,扎实融入淮扬大旅游。错位发展,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是我县增强旅游吸引力的着力点。错开周边旅游强势项目,避免同质化。根据我县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宝应、湿地公园、优质温泉等旅游品牌,打造不同于扬州、淮安,而具有宝应特色的旅游环境,以新的口味吸引游客。
2、处理好大品牌与小景点的关系。有人说过:要得到别人的仰视,你必须给人家仰视的理由。我县旅游资源丰富,古城街巷、名人故居、红色旅游、湿地公园、地热资源等等,各类项目都有待开发、修复和建设,要全面开花,资金短缺,条件不够,同时,一些项目与外地也存在同质化的弊端,影响力不够。因此,必须遵循以大带小,抓大活小的方针,在打造“国”字号品牌上求突破,做大做响特色项目。一是要造形。就是要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大品牌的旅游项目。以生态园为核心的宝应湖湿地公园,要动员客商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增加湖滨浴场、滑水等水上项目,加大游客的参与性;荷园、温泉是我县优质旅游资源,应尽快启动建设游泳馆、温泉浴、热带花卉种植等项目,避免荷园旅游季节性缺陷,尽快进入旅游市场。二是要造势。旅游产品要善于造势,在建设、完善“国”字号旅游品牌的基础上,及时运作。可以利用宝应湖优质水资源,开展国家级水上项目的比赛;可以与国家跳水队、游泳队联系,把温泉游泳馆作为其冬训基地等,逐步吸引国家、省、市大型会议来温泉度假村召开,提高我县在旅游业界的知名度,增加吸引力。三是要协调。在全力打造大品牌的基础上,及时挖掘、修复历史积淀,与品牌旅游互为补充,让游客在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后,再体验宝应的历史文化,留连于古街小巷、名人小苑,达到怡悦身心。这样,宝应的旅游业便走向了成熟。
3、处理好大规划与小实施的关系。好的规划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否则,很可能欲速则不达。我县的旅游业发展尤其要注重处理好规划与实施的关系。一方面,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以规划为统领,防止建设性破坏和重复建设的浪费;另一方面旅游项目建设是长线投资,一个大品牌旅游项目,不可能依靠一家客商投资,一次性建设成功,必须在规划指导下,分步、分头实施,同时也减少招商引资的难度。因此,应请专业机构,大手笔制定《宝应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及每个景点的《实施办法》。以温泉项目为例,政府应尽快制定项目详规,对荷园、温泉范围内的每一寸土地详细规划,对每一个项目设计到位,根据项目分头招商,根据规划实施建设。这样,一两千万就能建成其中一个项目,形成多家投资的格局,最终成为统一的整体,尽快将温泉这一宝应旅游业的金质品牌建成并推向市场。
4、处理好大投入与小财力的关系。资金投入不足、项目融资困难是制约我县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要实现旅游业的突破性发展,必须借助外力,启动内力,做到内外并举,在激活内力上花力气,在吸纳外力上下功夫,实现全县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政府的投入,要加快以水、电、路、气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硬环境,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要坚持“两眼向内”,积极推进旅游资源资本化进程,充分激活各类民间资本,大力筹措建设资金;要坚持“两眼向上”,县发改委、财政局、建设局、文体局等部门要超前研究国家旅游产业政策、投资信息,花精力包装、上报项目,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要坚持“两眼向外”,积极探索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的统筹机制、旅游资源配置与行业准入良性互动的市场机制、精品景区建设与产业链良性互动的集聚机制,着力包装、推介1-2个基础条件好、牌子硬、影响大、投资见效较快的景点,形成滚动建设、良性循环的格局,逐步构建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的融资投入机制。
5、处理好大环境发展旅游与小区域生态保护的关系。从旅游业角度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良好的生态,既是发展旅游的优势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在重视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从一开始就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走污染—治理—再污染的老路。要严格执行旅游区内建设项目影响评估机制。从严控制景区规划范围内的居民住房建设,各类建设项目必须配套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生活垃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活锅炉消烟除尘,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旅游区内饮食业禁止使用煤灶,推广使用沼气、液化气等清洁燃料,确保空气的清鲜;要加强旅游区环境综合整治。严禁在旅游区周围建设有污染的工业企业,严禁在旅游区规划范围内滥砍、滥伐、开荒垦地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开展旅游区大气环境监测、水文环境监测和空气质量测报,努力提高旅游区综合环境质量。着眼于建设生态旅游城的目标,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统筹做好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两篇文章,任何时候都绝不能以牺牲生态利益而换取经济利益,以旅游开发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开发,努力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