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政协欢迎您!                 宝应县委宝应县人大宝应县政府宝应县政协  
  • 1
  • 2
您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

站内搜索:

“清、慎、勤”的封疆大吏王凯泰

 

作者:王强              发布时间:2012-05-10

王凯泰,字幼轩,号补帆,道光三十年进士。同治年间,升迁福建巡抚,他勤政爱民,革除宿弊,兴办教育,政绩卓著。
  同治五年,王凯泰在浙江按察使任上,得知绍兴府三江闸因年久失修,沙石淤积,水道不畅,夏季发水,淹没百里田园。百姓屡次请求疏浚,终因地涉山阴、会稽、萧山三县相互扯皮,拖而不决。王凯泰亲往实地勘测,筹建新闸组织疏浚,与民同苦。一时民心大振,不久竣工。
  同治六年,在广东布政使任上,当地差徭甚重,陋规甚多,民怨甚大,他便着力裁省,核查厘捐,丈量沙田,疏浚城中六脉渠。创建“广元书院”,兴教办学,培养贫民学子。同治九年王凯泰擢升福建巡抚,此地文事不举,法纪松弛。有民事纠纷,不尚说理告状,专靠械斗。有理而力弱者,蒙冤受辱,轻者流血,重者丧命;无理而恃力者、常常横行无忌。故闽人多溺死女婴而喜养男孩。死了人则置柴薪上焚烧(当时认为有伤风化)。再者求神拜佛甚行。民本贫弱,而各地香火经忏,终年不绝,徒耗资财,无疑雪上加霜。王凯泰到任后,约法三章,明令禁止,并亲自巡查,执行不力者,就地免职、查办。同时课史兴学,加强教化,并奏请拨厘金税籴米十万石充实常平仓,以备饥馑。省城乡试考风不正,舞弊甚行。王凯泰亲任监临,大力整饬科场积弊。故而南郭之流,望风而窜;真才之士,闻之则喜。下属台湾府,长期以来,贪官与恶人狼狈为奸,狱讼淹滞,民冤难伸。新任官吏,明哲保身,得过且过,以致大案要案长期积压尘封。王凯泰亲派专职官员查办、勒令限期破案清理,并亲临督查。终将多年逍遥法外之徒,陆续捉拿归案,使多年海底沉冤,得以昭雪。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人窥探、侵扰台湾,心存觊觎。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廷议,虑及台湾孤郡悬于海外,不便管理和防护,欲移福建巡抚驻守其地。对此,正在请假治疾的王凯泰上疏请求先行踏勘。获准后,他立即以羸弱之躯,冒着暑瘴亲赴台岛。辟山开路,调查民情,征兵筹饷,加强防务。多次击退日军骚扰,确保了台海安宁。据史料记载,王凯泰巡台期间,足迹几遍全台,兴利除弊,“尤重世道人心之匡正,教化学塾之启创”,“劝戒烟、赌,并一切陋习,各编五言百名歌,十五岁以下儿童有能背诵者,赏青蚨钱十文。”作为封疆大吏任事用心如此良苦,对台湾的长治久安,意义十分深远。
  台湾府城旧有延平王庙(在今之台南市),又名郑成功庙.王凯泰巡台期间,适逢郑成功庙扩建,遂前往拜谒,并欣然题联曰:忠节感苍穹,大海忽将孤岛现;经纶关运会,全山留与后人开。此联既抒发了这位清官良吏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他希望台湾人民世世代代开发宝岛,创建美好家园的企盼。
  抚台期间,王凯泰长期鞍马劳顿,殚尽心力,加之生活清苦,终致旧疾发作,不得不提前返闽。至省城后,即谢世而去,年仅53岁。这位堂堂的一省巡抚,一生清正廉洁,死后竟囊空如洗,无以归葬。同僚们集资相助,光绪帝知悉后,特赐其家属白银500两,才得以归葬故里。同僚、亲朋纷纷题联祭挽。如著名文学家俞樾联云:乘桴过斗六门边,瘴雨蛮烟,不辞辛苦,立功在绝徼,盖视傅、郑尤难,伟矣半载经营,尽辟天南生熟地;回头思廿七年事,敝车羸马,时相过从,同谱若弟兄,遂订朱、陈之好,伤哉一朝永诀,未完吴下唱酬篇。太史杨子恂联云:正已率属,勤政爱民,并代循声配清惠;养士存儒,通经致用,一家硕学接楼村。
  王凯泰一生清廉自守,位至封疆,而平时所穿衣服大多为年少翰林时之旧衣,他尝言,“居官之要,清、慎、勤而已。惟俭也,故清而不蹶;惟明也,故慎而不葸;惟简也,故勤而不烦;是三者,清、慎、勤之本也”。故榜所居曰:“俭明简”。
  王凯泰死后,朝廷诏赠太子少保衔,视总督例赐恤,予谥“文勤”并命于福建省城、台湾府城建祠祭祀。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