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致力慈善事业的宝应人士众多,在宝邑已成风尚。他们有的出钱出粮赈灾救民,见义必为,如仲本、潘毛凤、周士选、房毓麒、郭维济、王毓敏、柏晓芹、朱树楠、郝承恩、芮嗣奎、刁云庆、朱石为、朱芝生等;有的为筑提治水赔款鬻产而无悔,如张崇先、王联镳、乔迺宽;还有的惠及友邻县灾民,如徐铸金,《历代县志类编》中都可查见他们的身影,而历史上有影响的宝应慈善家大多集中在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灾害频发,战乱连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政府腐败,救济不力,大量的救济工作只得由慈善组织来承担,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中华民国红十字总会先后在宝应设有分会,专司检赈救灾,放疗救护事务,民间慈善事业方才有专门统一的管理组织。社会慈善事业是国家保障体系的补充。如果国家保障不堪重负,社会慈善事业就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还没有哪个朝代像民国时期,社会慈善的作用空前膨胀,有时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地方的慈善事业几乎完全依赖于民间社团,这也正是宝应在民国时期涌现如冯煦、孙荫庭、成诩青、朱寿镛、朱仲坚等一大批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社会慈善家的真正原因。 仲本—监司拯难不顾身 仲本(?-1536)字与立,宝应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伯祖父仲昶,父仲兰,均任过明太医院院判。仲本先后任刑部主事,汝宁通判,严州同知、广西佥事、陕西副使、按察使等职。因其刚正不阿,清正廉明,数遭贬谪。弘治十六年(1503)夏,大旱,哀鸿遍野,仲本刚巧丁优家居,他捐粮千石,煮粥赈灾。他的善举直传到京城,时任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的李东阳闻此事很有感慨。于是就赈灾事询问被召进京城觐见的仲本,仲本故意躲避,不愿炫耀。在仲本离京的前一天,李东阳特地写了一首《赠仲本出私粟赈饥》的诗为他送行,夸他“监司拯难不顾身,斡旋疫气回阳春”。他退休后回到本邑,目睹家乡因湖水宣泄不畅,经常发生涝灾,便寝食不安,毅然上书,请予批准在宝应湖东侧挖越河(即后来的宏济河)。他剖析利弊,据实论证。万历十三年(1585)六月,在仲本死后近五十年,经几代人努力,从首议到河成,前后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六代皇帝,历时百年之久,宏济河终于开挖成功,使漕船民舟避免了氾光湖的风险,宝应河东减少决堤之患,便利了农田灌溉。 乐善至老的刁云庆 刁云庆,字舜卿,廪公生。同治四年(1865)六月宝应湖的水突然猛涨,刁云庆组织民工筑堤挡水,群众才得以平安。漕运总督吴棠将此事报告给朝廷,朝廷赏刁云庆国子监学正御,以训导试用。任安微萧县训导时,倡主节孝祠和施材局。任邳州,置义冢,创官渡,然后又担任海州学正,六合教谕,江浦训导,都为民谋利。退休回宝应后,成惜学社,创施材局,设后河,修要路,为地方做好事。《县志类编》称其:“乐善至老不倦” 查赈大臣冯煦 冯煦(1842-1927)字梦华,字蒿庵,祖籍金坛,曾祖时迁居宝应。笃实好学,有“江淮通儒”之誉。光绪十二年(1886)探花,授偏修,官至安徽巡抚。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凤阳知府,正值水灾,民众流离,他亲临灾区查勘,“以被灾之轻重,定给赈之多寡”,并捐出自己“历任所入两万金”。宣统二年(1910)苏皖大水,冯煦为查赈大臣,多次出入灾区,足迹遍及苏皖、豫东。不一定查三十九州县,放款三百余万。辛亥革命后,主持江苏防灾会兼办兵灾义赈,筹资兴建水利,疏浚东台竹港,并建闸宣泄洪水,使万顷农田收益;同时命宝应人乔葆元修筑浙江缙云县海圹石堤,防止海水倒灌,使沙土尽成沃壤。 孙荫庭义筑济生堤 孙荫庭(1890-1936)又名黉庥,宝应县城人,故居在北门外井巷口,为人乐善好施。民国期间,于上海义赈会,江苏义赈会,中国济生会等机构任职。民国17年(1928)8月,浙江宁海县古渡庄所属平岩、小青、塘厂、前横、跳头等村海塘被毁,5000余村民流离失所。上海义赈会派孙荫庭等人赴灾区调查,议定重修海堤,预算投资17万元,然上海义赈会仅能投资10万元。孙荫庭四方捐募仍然短缺,毅然变卖自身田产如数凑足。民国19年(1930)3月,孙二赴宁海,住古渡文正书院(现古渡乡中心小学),组织民工,三历寒暑,修筑海堤17.5公里,宁海乡民感念孙荫庭之义举,将堤命名为济生堤。民国24年(1935)春,孙荫庭再赴宁海,“见滨海多弃地,浩然有陇亩之志,从友人贷数千金事垦殖。”然款不敷支,再贷无门,壮志难酬,遂于民国25年(1936)3月10日抱恨赴宁海,投水自尽。噩耗传至宁海,全县无不悲恸。古渡乡民众于头朱、前横、跳头三处立庙塑像纪念。 “小知县”成翊青 成翊青(1899-1947)名静生,号雅漱,宝应人,住县南街。父成肇麐,任直隶灵寿知县时,适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殃及灵寿,侵略军强令其供应粮草,他置之不理,备受凌辱,而对侵略者的行径,他决心以死捍卫民族尊严,投井殉节。清廷谥为恭恪公,建祠崇祀,并荫其子入监,以知县候诠,时翊青刚六岁,人称“小知县”。 翊青幼年颖悟,过目成诵,早年肄业于尚耻学社,师晚清探花冯煦,受其器重,后随冯煦举办义赈,奔走于苏、浙、皖、豫、鲁、冀等省,达十余年之久。冯煦死后,他与王震、黄的庄等人创办上海临时义赈会,任常务委员兼事务主任。民国9年(1920)任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常务委员。次年苏北大水,他邀集诸同仁,参加运河堤抢险工作,里下河得免水灾。民国20年(1931)大水,他主持长江下游救灾工作。一天深夜他乘人力车去梅兰芳处,商讨义演筹款一事,被车颠翻受伤,梅兰芳深受感动,当即表示赞助。此次赈灾,他受到国民政府嘉奖。“九一八”事变后,他在上海开展支援东北义勇军工作。抗战初期,京沪铁路沿线沦陷后,他担任京沪铁路救济专员。冒着日机轰炸的危险,安排灾民撤至苏北各难民收容所。民国28年(1939),他住上海租界,与英美等国从事慈善事业的人士联系,共创国际救济会,被推选为会长,进行战区救济工作。民国29年(1940),汪伪南京政府,让其出任伪职,被严词拒绝。继而日伪特务在上海将其长女带至日特机关作人质,妄图逼他就范,仍未得逞。事后转移到苏北,出任国民江苏省政府建设厅厅长。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曾委派他为接收大员,他坚不受职,精心经营银行事业。民国36年(1947)因患心脏病,医治无效,于上海逝世,终年48岁。 致力地方事业的朱寿镛 朱寿镛(1834-1915),原名朔生,字曼伯,号剑河,宝应县城人。年15入泮,富有才华。曾帮漕运总督张子万治理河南黄河决口,堵决合龙有功,被保举为河南候补道,先后连任河南信阳等各道,后擢升河南藩台,继调任广东臬台,复调河南升任巡抚。在豫为官15载,清正廉洁,直至光复,告老归里。朱寿镛十分关心地方事业,清同治九年(1870)将在张子万处所得俸银全部捐出建张公惠济仓,扶困济贫(该仓在朱家巷东,二程夫子祠隔壁,今已圮,老大众菜场旧址)。又私人解囊,将朱家巷辅设石板路,出资献田创办贞节堂,并创办私立敦陆学堂,捐献土地400亩,湖西柴滩地72顷,本人住宅瓦房42间,以作办学之用,为地方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带病赈灾的朱仲坚 朱仲坚(1890-1970)名其鎏,晚年别号英叟。宝应县城人。其祖父朱百遂,清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其父朱伊三宣统元年(1909)曾任过南京咨议局议员。朱仲坚除在江、浙、赣政府部门一度供职外,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致力于赈灾救灾事业。先后在宝应平粜局、宝应永善粥厂、壬戌筹赈会、上海义赈协会、江苏省难民救济委员会、宝应救济院等单位工作。期间曾多次带领所属人员奔赴江苏之赣榆、东海、灌云、宿迁、泗阳、涟水、沭阳、兴化、盐城、高邮、泰州、常熟、太仓、昆山及山东之曲阜、兖州等灾区,亲自勘察灾情,查核灾区人口,逐一核发钱粮、棉衣、药品等救济物资。民国二十年(1931)夏,高邮运堤多处决口,酿成特大水灾,而朱仲坚在主办其救济工作中感染痢疾,不得不请假就医,未俟痊愈,便迅即上班,负责办理急赈事宜。解放后,朱仲坚任扬州市烈军属委员会委员、扬州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