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政协欢迎您!                 宝应县委宝应县人大宝应县政府宝应县政协  
  • 1
  • 2
您当前位置:首页/ 事件/

站内搜索:

六十年的变迁

 

——重访李家沟纪实

作者:陈立平              发布时间:2016-07-20

李家沟是曹甸镇的一个村,位于镇东南的黄荡边沿,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到处是小桥流水,绿杨掩映,菜花灿灿,荷叶田田,并且还是革命的老区,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庄上驻扎过大批新四军,建有华中造纸厂,为革命作出过许多贡献。但由于地势低洼,常年遭受涝灾,经济滞后,生活贫困,解放前住的全是草房,识字的人很少,每年秋收一结束,不少人就外出逃荒,直到第二年春天再回来种田。当时有首民谣形容说:“水汪汪,没得收,有女不嫁李家沟。”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响起了春雷。1952年,宝应县委响应中央“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确定这里为全县爱国丰产示范乡,派出工作队,帮助成立互助组,推广科学种田,大力兴修水利,发动增产竞赛,搞得轰轰烈烈,结果秋季获得大丰收,水稻单产由过去的100多斤,猛增到600斤,示范田都超过了1000斤,在当年的苏北地区农业评比大会上,被评为一等模范乡,获得许多奖励,成为全苏北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人民日报、华东农民、苏北日报、扬州日报,等许多报刊都进行了报导。不久又被拍成电影《水乡的春天》在全国上映,更使李家沟名扬各地。但是,随着岁月推移,世事沧桑,李家沟后来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今天她的情况又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我和原曹甸镇党委书记杨玉书、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赵进一道对她进行一次访问。
四月十三,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乘车直奔李家沟,在途经曹甸镇时,镇党委孙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简要介绍了李家沟的情况后,又派了一位熟悉情况的同志陪我们前往,还一再告诉我们:“李家沟是个出人才、出成果的好地方,你们去了一看就知道”。
车子在公路上急驰,不一会就到了李家沟。放眼望去,天光云影,荷风柳浪,碧绿田园,依稀当年,只是村庄完全变样了:昔日矮小的草房,变成了漂亮的瓦房和楼房;昔日摇摇晃晃的小木桥,变成了美观壮丽的彩虹桥;昔日高低不平的泥泞小道,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不时还有轿车、农用车、电动车从村里驶出,一幅幅充满时代气息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
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支部书记倪云松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今日李家沟的情况:全村现有12个村民小组,3480口人,耕种4425亩土地,已全部实现机械化,新建6座泵站,确保旱涝丰收,2015年全村麦子单产起千斤,水稻单产达1450斤。除稻麦外,还长了450亩水芹,300亩慈菇,200亩荷藕,以及饲养了大量家禽家畜。在发展农副业的同时,还大办工业,先后建起了玩具厂、纸箱厂、牙刷厂、电缆材料厂、游艇厂等等,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3358元。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现在全村既无外债,又无内债,是个无债村,并且还有一定数量的积累,村里兴办的各项公共设施,如浴室、卫生室、篮球场、文化活动中心、儿童乐园、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及桥梁、路灯、泵站等,全由村经济支付,不收群众一分钱。村民已普遍过上幸福生活,全部住上了瓦房或楼房,家用电器已普及,绝大多数人家感到电话不够方便,已改用了手机。在谈到不断变化、快速发展时,倪支书还特地向我们介绍了村里一些致富带头人的情况。村民邰雨和,乘改革开放的时机,办了一个教玩具厂,逐步发展壮大,产品已畅销全国,产值超过2个亿,成为名星企业;另一户村民唐崇书,办了个新奇特电缆材料厂,产值也超过了2个亿。他们成功以后,又帮助村办工业发展,还安排劳力进厂,带动大家致富。听到这里,耳边又想起镇党委孙书记说的“李家沟是个出人才出成果的好地方”真是话不虚传。同时,从这两位普通农民的变化,更使我们深深感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了广阔天地和无限机遇,只要有梦,又肯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倪支书介绍后,又引领我们到村里走走看看,所见所闻,既印证了他的谈话,更使我们兴奋不已。在种粮大户张继友家中,我们看了他的高房大屋和自办的水芹菜、荷藕加工厂,他满脸堆笑地向我们介绍说,自己承包了村里200亩田种稻麦、水芹、慈菇,深加工出售,还有一辆卡车跑运输,每年纯收入40万元左右,日子越过越好,并在曹甸镇上买了一座别墅,媳妇住在那里陪儿子上学。在游艇厂里,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一艘艘靓丽的游艇十分抢眼。我们随意问一声工人:“游艇都销到哪里?”大家齐刷刷地答道:“南到海南岛,北到内蒙古,各地都有!”显得很自豪。据了解,游艇厂去年销售开票即达1500万元。在参观时,还发生了一件令我激动不已的事情。现在村里青壮年除一部分在家务农务工外,不少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都过着安逸宁静的生活。在文化活动中心,不少人正在打牌玩,其中一位老人看见我,立即大喊我的名字,并丢下牌跑过来将我紧紧拥抱,嘴里还不住地说:“六十年了!六十年了!”使我十分惊讶。老者不是别人,正是我60年前随县委工作队来这里搞示范乡时,结识的青年朋友唐福如,那时我22岁,他17岁,相处4年,友谊很深,谁知重逢时,两人已由青涩少年变成了白发老人,激动的热泪,一时融化了多少岁月。他告诉我现在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了,比我们当初进村时宣传的社会主义“点灯不用油,耕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车子一跨”还要好。过去他家贫穷,现在生活富裕,楼上楼下,子孙满堂,三个儿子分别在南京、上海、北京搞建筑,收入不菲。以上种种说明,李家沟确实变样了。
贫穷,曾经象绳索一样,捆住了李家沟人的手脚和希望,解放后,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挣脱了绳索,甩掉了贫穷,走上了幸福的道路。访问归来,感动之余,写了这篇小文,以供怀旧者回味,爱乡者神往吧。





Copyrigh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应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2064261号

电话:0514-88282106 邮箱:byzxbgs@126.com

地址:宝应大道88号 邮编:225800 技术支持: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